音频站

福克兰/马岛主权争端升温 英阿两国外交角力联合国(8:09)

1982年4月初,英国与阿根廷在前者称之为福克兰群岛、后者称其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争议地区爆发了局部冲突;当年6月14日,长达74天的血战最终以英国宣布胜利而告终……在造成近千人丧生的同时,双方关系也因为主权争端而跌入冰点。在英、阿大战结束30周年纪念日的当天,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再次通过决议,敦促英国与阿根廷通过谈判妥善解决该群岛的最终地位问题。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基什内尔和以英国作为后盾的群岛居民代表当天均亲临会议现场并发表讲话,就领土争端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论战。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程浩的报道:

“里约+20峰会”―利用核技术推动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专访粮农组织/原子能机构核技术粮食和农业应用联合司司长梁劬(8:19)

据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从现有的70亿进一步增加并突破90亿大关;与此同时,自然资源不断减少,而需求却不断增加,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如何才能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所需的水、食物和营养?怎样才能帮助人们走出贫困,并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发展绿色经济到底路在何方?即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的“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无疑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联合国电台记者6月14日就此专访了粮农组织/原子能机构核技术粮食和农业应用联合司司长梁劬,关注如何另辟蹊径、利用核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并消除贫困。请听程浩的报道:

专题报道:世界献血者日――每位献血者都是英雄 (7:34)

血液是生命之源,是生命延续的不竭动力。作为一种稀缺的医疗资源,血液不能人工合成,只能取自人体,因此在临床急救和多种疾病的救治过程中,输血便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改善危重患者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的同时,全球各地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生命通过输血而得到挽救。然而,全世界目前仅有60多个国家的血源供应基本上完全来自自愿无偿献血,众多国家依然需要依赖家庭献血者甚至有偿献血者来满足日益增加的血液需求。在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到来之际,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国加强宣传、教育和推广工作,让更多人加入无偿自愿献血者的行列,用一颗博爱之心让更多正在凋零的生命得以拯救或延续。

龙腾九方——上海书法家精品展在联合国举行(4:25)

初夏的纽约风和日丽、阳光灿烂。6月12日,联合国纽约总部迎来了一批来自中国上海的文化使者——上海书法家协会代表团。应联合国中文书会的邀请,他们在这里举办了题为“以文化促和谐—2012联合国中国书法精品展”。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李茂奇的报道。

 (开幕式现场声)

由联合国中文书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行书、篆隶专业委员会和上海联合国研究与发展中心(筹委会)、中导集团共同主办的“2012联合国中国书法精品展”开幕式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帷幕。

专题报道:艾滋病政治宣言出台一周年 联大会议审议全球进展情况(8:06)

2011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艾滋病问题高级别会议通过了一份《关于艾滋病毒/艾滋病问题的政治宣言》,承诺加大行动力度,在2015年之前制止并开始扭转艾滋病病毒的全球蔓延趋势。一年过去了,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治宣言》是否得到了积极有效的落实与推广?各国在艾滋病预防、诊治、关爱与支持方面都取得了那些新的进展、又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和挑战?第66届联大星期一特别为此举行全体会议,在审查宣言履行情况的同时,也为未来3年世界抗击艾滋病的行动做出指导和规划。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程浩的报道:

人物特写——第67届联大主席耶雷米奇(5:17)

年仅37岁的塞尔维亚外长耶雷米奇(Vuk Jeremić)在6月8日联合国大会举行的选举中,击败竞争对手、立陶宛资深外交官、常驻联合国代表采库奥利斯(Dalius Čekuolis),当选为第67届联大主席。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李茂奇的报道。

按照惯例,67届联大主席应当由东欧国家推举产生,而该区域集团今年由于无法就候选人达成一致,于是向联大提名两位候选人——塞尔维亚外长耶雷米奇和立陶宛常驻联合国代表采库奥利斯。联大6月8日举行全体会议,通过投票决定第67届联大主席的人选。

联合国经济学家洪平凡解读点评《2012年年中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10:05)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于6月7日发布了《2012年年中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联合国电台就此前往经济与社会事务部采访了洪平凡博士。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李茂奇的报道。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其旗舰报告《2012年年中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 中对2012-2013经济增长进行了展望。报告预测,世界经济总产出在2012年增长2.5%,低于2011年的2.7%的增长率。预计2013年增长3.1%。与联合国在年初的报告相比,全球经济在2012-2013的增长预测分别下调了0.1个百分点。

里约+20秘书长沙祖康谈会议重要意义与挑战(7:37)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即里约+20会议将于6月20-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届时,超过135位世界各国领导人将齐聚里约,共商人类可持续发展大计,就未来10到2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做出重要决定。会议秘书长、联合国负责经济与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沙祖康在启程前往里约出席会议前,就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和成果文件谈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接受了联合国新闻部的联合专访。请听李茂奇的报道。

针对土著女性的暴力——一个严峻的现实(7:07)

土著人往往在一个国家中处于弱势和被边缘化的地位,而土著女性更容易由于这种弱势地位而遭受暴力侵害。在刚刚落幕的土著人问题常设论坛上,来自中美洲、亚洲、非洲和北美的土著人代表讲述了他们的社区所发生的针对土著女性的暴力现象,许多事例常常为其他社会的人们所难以想象。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黄莉玲的报道。

联合国土著人问题常设论坛第11届会议五月中旬在纽约总部落幕。本届年会讨论了有关全球3亿7000多万土著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文化、环境、教育、卫生和人权等一系列广泛话题,其中包括针对土著女性的暴力问题。

时事报道:人权理事会就胡拉镇事件举行特别会议 (7:14)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6月1日在日内瓦举行特别会议,就上周叙利亚中部城市胡拉镇发生的100多名平民惨遭屠杀的事件以及叙境内不断恶化的人权状况进行讨论。联合国人权高专皮莱以及与会各国代表在发言中对胡拉镇所发生的暴行予以一致谴责,并重申了叙利亚当局必须立即停止一切暴力及侵犯人权的行为的呼吁。请听肖凡的报道。

联合国人权高专皮莱在发言中指出,上周五发生在叙利亚中部城市胡拉镇的杀戮事件,导致包括49名儿童及34名妇女在内的108人死亡,可能已构成危害人类罪,她敦促国际社会结束叙利亚境内的有罪不罚现象,将肇事者绳之以法。皮莱还警告说,如不采取行动,叙利亚可能滑向全面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