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闾丘露薇供图

专访资深电视记者闾丘露薇

电视是传播信息、引导和影响公众舆论的主要工具,是当今世界交流和全球化的象征。1996年11月21日至22日,联合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电视论坛,主要媒体人物在联合国的主持下齐聚一堂,讨论电视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同年,联合国大会将11月21日定为“世界电视日”。

在今年的“世界电视日”之际,《联合国新闻》就电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采访了《凤凰卫视》前著名记者、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副教授闾丘露薇。请听特约记者杜佳的报道

音频
13'12"
环境署/Justin Jin

以数字技术治理海洋塑料污染,开创一条“蓝色循环”之路

废弃塑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积累起来,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目前海洋中的塑料大约在7500万至2亿吨之间。如何消除这些漂浮在海洋中的塑料污染、帮助恢复海洋生态环境是一项全球挑战。发起于中国浙江省台州市的“蓝色循环”项目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推广价值的应对海洋塑料垃圾的有效途径,并在最近荣获了2023年度联合国环境署“地球卫士奖”。请听《联合国新闻》实习记者张惠兰的报道

音频
12'57"
联合国新闻

当51亿人无法获得有意义的司法救助,世界该怎么办?——专访联合国法官和律师独立性特别报告员

来自纽约大学的法学院教授玛格丽特·萨特思韦特(Margaret Satterthwaite)去年10月被任命为联合国法官和律师独立性特别报告员。在履职满一年之计,她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首份报告,聚焦于世界各地法律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司法空白。同时,她强调了以人为中心的司法干预在促进人人享有诉诸司法机会方面的积极前景。请听《联合国新闻》邹合义对萨特思韦特所做的专访报道。

音频时长
7'54"
联合国图片/Mark Garten

对话奥斯卡获奖演员娜塔丽·波特曼

在今年的联合国大会高级别周期间,奥斯卡获奖演员、女权倡导者娜塔丽·波特曼(Natalie Portman)应邀来到可持续发展目标媒体区,接受了联合国主管全球传播事务的副秘书长弗莱明(Melissa Fleming)的采访。波特曼在访谈中就如何促进性别平等,赋权妇女和女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请听《联合国新闻》实习记者李扬的报道

音频
9'47"
粮农组织/Roberto Schmidt

专访粮农组织农业生物多样性专家扎赫迪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最近在纽约举行了部长级对话,讨论了农业粮食系统转型,以及如何采取具体行动,解决生物多样性危机和气候危机。该组织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环境问题司司长卡维·扎赫迪(Kaveh Zahedi)接受了《联合国新闻》的采访,阐明了粮食和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请听特约记者杜佳的报道

音频
7'42"
粮食署/Sadeq Nasiri

专访世界粮食计划署代表李筱薇

阿富汗是世界上人道主义危机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国际援助机构在阿富汗正面临着严峻的资金来源问题。世界粮食计划署今年不得不停止向1000万阿富汗人提供援助。粮食署驻阿富汗代表、国家主任李筱薇(Hsiao-Wei Lee)告诉《联合国新闻》,削减粮食援助给阿富汗造成了严峻的后果。请听特约记者杜佳的报道

音频
6'20"
潘家华供图

专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独立科学家潘家华

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召开之际,一个独立科学家小组发布了一份新的联合国报告,呼吁根植于科学的变革,让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重回正轨。潘家华是联合国秘书长任命、参与撰写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独立科学家小组成员,他在接受《联合国新闻》采访时介绍了报告的制定过程、现阶段发展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请听特约记者杜佳的报道

音频
11'40"
郭华东供图

专访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郭华东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首创了地球大数据理论与方法,他带领团队建立了地球大数据理论框架、技术结构和科学方法,奠定了数字化链接地球物理空间、社会和人类活动空间的理论基础。在2023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召开之际,郭院士接受了《联合国新闻》特约记者杜佳的采访

音频
7'33"
耿向顺供图

公益慈善事业成为真正的社会纽带——一个从大凉山走出的职业公益人的成长故事

慈善是我们可以对人类的共同未来做出的最佳投资之一。联合国将每年的9月5日定为国际慈善日,就是为了动员和鼓励世界各地的人们及非政府组织通过志愿和慈善活动帮助他人,展示慈善事业在缓解人道主义危机和减轻人类苦难方面的作用,让世界看到慈善组织和个人的努力。在今年国际慈善日到来之际,《联合国新闻》采访了北京益行者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耿向顺,请听特约记者杜佳的报道

音频
9'10"
Elei Clarke

享有健康环境是每个儿童的基本权利——来自最脆弱地区、最脆弱群体的呼吁

2023年8月28日,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对会员国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承担的义务发布了一份权威指南(第26号一般性意见)。委员会首次明确确认儿童享有清洁、健康和可持续环境的权利。该指南指出,面对日益加深的气候危机,在环境决策中必须考虑儿童的意见,并强调,在培养儿童采取行动、倡导和保护自己免受环境危害方面,环境教育能起到关键作用。一位参与“一般性意见”制定的儿童顾问团成员阿尼瓦·克拉克(Aniva Clarke)接受了《联合国新闻》的采访,展示了儿童在环境工作中的作用。请听特约记者杜佳的报道

音频
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