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生物多样性

在线购买农产品(植物、昆虫、土壤、种子等)对当地动植物构成重大风险,并可能损害生物多样性。
粮农组织/Khalil Mazraawi

最新评估:外来入侵物种对自然、经济、粮食安全及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与政策平台(生物多样性平台)今天发布的最新评估报告指出,外来入侵物种构成的严重的全球性威胁不仅被低估,而且未得到充分重视和认识。由于其传播常常受到忽视,直至为时已晚,这些物种已成为生活在所有地区和国家的人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杨河正在江边抓拍一只露出水面的江豚。
杨河

【专题报道】“江豚又回来了”:一名摄影爱好者眼中的“长江大保护”

水是生命之源,江河湖海则是地球关键的生态系统。对于人类发展与生物多样性来说,保护这些水体环境至关重要。在中国,素有母亲河之称的长江就正在得到持续的保护修复,而代表性物种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变化无疑是长江生态环境的晴雨表。《联合国新闻》这就带你跟随一位追逐江豚的摄影爱好者去湖北宜昌一探究竟。请听邹合义的报道。

音频
9'28"
“与草共舞”的土豆。
王延静

【音频专题】在农业生产中引入“共生共存”的理念——专访生态种植的实践者王延静

健康的植物有助于消除饥饿、减少贫困、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推进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生态种植,对保护植物健康至关重要。在5月12日国际植物健康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呼吁每个人提高认识并付诸行动,保持我们的植物健康。就此,《联合国新闻》采访了中国山东省从事生态农业的王延静,请他介绍了在农业种植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生态平衡的实践和探索。请听特约记者杜佳的报道。

音频
8'8"
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人们在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就损失和损害的赔偿问题发起抗议。
联合国新闻/Laura Quinones

2022年回顾之气候篇:在全球动荡之际,联合国坚持不懈促成国际气候协议 

尽管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人类活动促成了灾难性天气事件,而乌克兰战争又引发了燃料危机,但温室气体排放仍在继续上升。在此背景下,联合国坚持将气候紧急情况列为重要的国际议程,就气候融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达成了重要协议。 

联合国第15届生物多样性大会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其中包括了到2030年要实现的四大目标和23个具体目标。
《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

专题报道:与自然缔结的和平协定——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12月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圆满落幕,通过了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指导世界在2030年之前为解决生物多样性损失及恢复生态系统等问题所需做出的努力。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这份框架是“人类与自然缔结的和平协定”。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
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