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

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图片/Fardin Waezi

阿富汗汽车炸弹袭击造成数十人伤亡 联合国予以强烈谴责(1:39)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1月27日分别发表声明,对当天发生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一起严重汽车炸弹袭击事件予以强烈谴责。这次袭击事件造成数十人伤亡。请听联合国新闻李茂奇的报道。

27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靠近政府大楼的一条繁忙街道发生威力巨大的汽车炸弹袭击事件。塔利班已声称对这起致命袭击事件负责。据报道袭击者使用的汽车伪装成急救车的样子,并涂上了清楚的医疗标志。

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所发表的声明中表示,针对平民的肆意攻击严重违反人权和国际人道主义法,永远不能为此找到托词。他表示,袭击者必须要被绳之以法。

古特雷斯向受害者家人表达最深切的同情,祝愿伤者早日恢复。他还向阿富汗政府和人民表达坚定的支持。

与此同时,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兼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团长山本忠通(Tadamichi Yamamoto)在所发表的声明中指出,在袭击中使用带有医疗标志的汽车明显违反了国际人道主义法。

他表示,塔利班表示其袭击针对的目标是警察,但在人口稠密地区实施威力巨大的汽车爆炸从道理上讲不可能不导致平民受到伤害。山本中通指出,这一爆炸袭击事件无异于暴行,组织和协助者必须要被绳之以法。

专题报道:让儿童像花儿一样灿烂――联合国儿童权利专家对幼儿园涉嫌虐童发表评论(10:30)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网上陆续浮现出一些反映在幼儿园等机构中儿童遭受虐待的视频,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近期在中国出现的指称在某些幼儿园中出现虐待儿童行为的报道引起了各方——包括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相关的儿童权利问题专家的强烈关注。联合国新闻就此采访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成员、挪威著名法学家吉尔斯顿·桑德伯格(Kirsten Sandberg),请她对此发表了评论。请听报道。

(音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这是一首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上学歌》,它表现了一个幸福快乐的儿童每天早上背着书包上学时的愉快心情。

的确,幼儿园和学校应该是儿童得到照顾、关爱和教导的地方。然而,最近中国媒体报道中指称的某些幼儿园存在的虐待儿童行为却偏离了这一轨道。

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成员、挪威奥斯陆大学法学教授和儿童权利问题专家吉尔斯顿·桑德伯格向联合国新闻谈及了听到这些报道后的感受。

桑德伯格: “听到孩子们在机构里被那样对待令人心碎。在这样的机构中,儿童毫无疑问应该得到成年人的良好照顾。”

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是负责监督缔约国落实《儿童权利公约》及其两项任择议定书相关情况的机构。委员会目前由来自世界各地的18位法律和人权专家组成。

音频
10'30"

资源共享与合作对发展中国家空间技术提升至关重要——专访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李新军(11:30)

由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组织的第二届空间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年度高层论坛(High Level Forum on Space as a Diver fo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11月6日在迪拜拉开帷幕。各国航天局的高级官员、外交官、学者、私营部门代表等齐聚一堂,探讨空间技术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作用,其中的与会者就包括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秘书长李新军。他在接受联合国新闻的专访中表示,空间技术与全球每个国家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中国近年来在空间技术上进行了大力投资,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对全球空间技术的分享与合作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请听联合国新闻张立的报道。

援助缅甸罗兴亚难民募捐会议获得 3亿4400万美元的资金承诺(7:32)

自从8月下旬以来,在缅甸的罗兴亚人为了逃离暴力和迫害背井离乡,前往邻国孟加拉国避难,至今已有大约60万人越过边境,来到孟加拉国一侧。如此之多的难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抵达给人道主义援助组织和当地收留社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方面的压力。为了帮助应对这一人道主义紧急状况,联合国于10月23日在日内瓦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募捐会议。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格兰迪在会议结束时宣布,此次会议共获得 3亿4400万美元的资金承诺。请听联合国新闻李茂奇的报道。

位于缅甸西部的若开邦居住着大量信奉伊斯兰教的罗兴亚人,他们长期在缅甸遭受系统性的歧视,甚至没有国民身分。由此,罗兴亚人与当地的若开族人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并反复引发族裔暴力。今年8月25日,据称若开邦北部30个警察站及警察总部遭到武装分子袭击后,缅甸安全部队发动了“清剿行动”。自从最近冲突暴发以来,截至目前已有大约60多万罗兴亚人逃离家园,在孟加拉国避难。罗兴亚人流动的速度和规模使其成为了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难民危机和一个重大的人道主义紧急情况。

为了应对这一人道主义危机、填补人道主义行动所需援助资金的缺口,人道协调厅、移民组织和难民署于10月23日在日内瓦与欧盟和科威特共同举办了一次大规模的紧急认捐会议,为捐助方提供向罗兴亚难民表达团结并分担责任的机会。

朝鲜再次“核爆”引发强烈反弹 各国在安理会表达极度关注(7:56)

朝鲜在9月3日无视国际社会的一再警告又进行了一次核试验,据称此次的实验测试了一枚比原子弹威力更强大的核武器——“可装载在洲际弹道火箭上的氢弹”。朝鲜在去年已进行了两次核试验,3日所进行的实验是自2006年以来所进行的第六次实验。4日虽然是联合国的一个假日,但安理会还是在这一天举行了一次紧急会议,就朝鲜进行核试验所引发的事态进行了磋商和公开辩论。请听联合国新闻李茂奇的报道。

安理会4日所召开的会议是它在一个星期内就朝鲜问题举行的第二次紧急会议。8月29日,安理会曾就朝鲜当天穿越日本领空向关岛方向发射一枚弹道导弹的行动召开过一次紧急会议。

4日的紧急会议由美国、日本等国提议召开。美国、中国、法国、英国和俄罗斯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代表以及日本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代表和事件相关国--非安理会成员国韩国的代表在会议上相继发言,就朝鲜违反安理会决议进行新的核试验并一再发射弹道导弹的行为表达了严重关切。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Nikki Haley)表示,安理会在朝鲜问题上显示出了不同寻常的团结和一致性。尽管在落实决议方面存在问题且有时显得过于迟缓和软弱,但现在的情形不容分歧阻止安理会采取行动。

安理会辩论制裁适用范围和有效性 各方以不同角度申述各自主张(7:42)

安理会在8月5日通过了对朝鲜新一轮更加严格的制裁,但在此前安理会针对朝鲜进行核试验和发射弹道导弹已通过多份决议,对其实施了多方位的定向制裁。显然,制裁并未完全奏效。那么安理会通过的制裁决议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发挥作用、产生效果和达到目标?其适用范围及授权又存在哪些限定?安理会在通过制裁朝鲜新决议的前两天就此进行了热烈的公开辩论。请听联合国新闻李茂奇的报道。

经安理会授权设立的联合国制裁机制目前有13项,涉及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伊黎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伊拉克、刚果民主共和国、苏丹、哈里里死因调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利比亚、塔利班、几内亚比绍、中非共和国、也门和南苏丹。

联合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助理秘书长泽里胡恩(Taye-Brook Zerihoun)8月3日在安理会有关“加强联合国制裁有效性”议题的公开会议上做情况通报时表示,联合国制裁是维持全球和平与安全的一个有力工具。他强调,在结合其它基于《联合国宪章》的工具、服务于明确制订的目标、尊重正当程序和人权的基础上,继续运用制裁工具至关重要。

泽里胡恩表示,目前实施的13项制裁机制在防止冲突、打击恐怖主义、限制核武器扩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安理会一致通过对朝鲜实施严厉制裁——朝鲜每年或将损失30亿出口贸易(10:31)

自2008年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断以来,朝鲜半岛局势不断升温。自那时以来,朝鲜已经进行了4次核试验,并试验发射了数十枚弹道导弹。今年7月3日和28日,朝鲜违反并公然无视安理会决议,再次发射两枚可能为洲际射程的弹道导弹。安理会此前已通过多份决议,谴责朝鲜进行核试验和发射弹道导弹,要求其放弃核武器和导弹计划,并决定对朝鲜实施制裁。8月5日安理会一致通过由美国起草的2371号决议,决定对朝鲜实施新一轮更严厉的制裁,以要求朝鲜停止所有弹道导弹发射活动与核试验。请听联合国新闻张立的报道。

安理会5日一致通过了第2371号决议,决议重申安理会决定,朝鲜不得再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活动与核试验,也不得进行其他任何挑衅。决议禁止朝鲜煤、铁、铁矿石等原材料以及海产食品的出口。制裁措施还包括,禁止朝鲜增加外派劳务人数,禁止和朝鲜方面新成立合资公司,禁止向现有合资公司进行新的投资。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妮基·黑莉(Nikki Haley)表示,安理会此次一致通过该决议,迈出了“强有力的、团结的”一步。该决议是有史以来对朝鲜实施的最严厉的经济制裁。

发展中大国印度如何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专访联合国驻印度协调员兼开发署驻地代表阿法纳谢夫 (8:42)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占全球总人口18%的印度近年来以超过8%的平均GDP增速一跃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大型经济体,并被一些经济学家预言将在不久的未来“接棒”中国,以“领头羊”的姿态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引擎。正是因此,在推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中,印度将在众多领域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能否顺利实现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将关乎整个“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全面落实。正在纽约总部出席“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的联合国驻印度协调员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印度代表尤里•阿法纳谢夫(Yuri Afanasiev)早些时候接受了联合国新闻的专访。他表示,这个潜在的“超级大国”目前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仍面临重重挑战,需要联合国机构的扶持和援助,下一步应优先关注女性赋权和教育,并有效应对眼下的棘手挑战。请听程浩的报道:

朝鲜发射洲际导弹再度引发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7:02)

在7月4日、美国国庆日当天,朝鲜成功发射了一枚远程导弹。根据相关参数,以及朝鲜的官方声明,这是一枚洲际弹道导弹。朝鲜由此宣称该国已经成为了一个能够对世界任何地方发动核进攻的国家。朝鲜这一次的挑衅行为再一次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并促使安理会7月5日召开紧急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强烈主张进一步加强对朝鲜的制裁,中国和俄罗斯则根据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呼吁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半岛危机。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作为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主持了这一次紧急会议。

负责政治事务的助理秘书长延恰(Miroslav Jenča)向安理会表示,秘书长古特雷斯强烈谴责朝鲜发射洲际弹道导弹,敦促朝鲜必须停止违反安理会决议的行为,同时所有各方必须重新开放交流渠道。

延恰:“根据朝鲜的官方媒体报道和其他政府消息来源,朝鲜4日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在39分钟之内飞行了933公里,达到了2802公里的高度。根据这些数据,如果该导弹在一个更加典型的轨迹上发射的话,其射程大约可以达到6700公里。这表明这是一枚洲际弹道导弹。朝鲜在这一次发射前同样没有通知负责空中和海上安全的国际机构。”

改变汽车称王称霸风气 以人为本重塑健康城市――访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9:21)

在中国的经济腾飞中,对于许多人而言,拥有汽车成为了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看到城市里的道路越来越宽阔,自行车道却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壮观的环线将原先的邻里社区分隔开来,与此同时,汽车在大街小巷称王称霸,撞到行人时,司机跳下来对行人怒目相向的情景并不少见……在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Dr. Bernhard Schwartländer)眼中,这些城市基本上是为汽车设计的,而不是为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设计的。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最近在《中国日报》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题目是《城市建设应当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车为本》。在接受联合国新闻采访时,施贺德博士首先解释了他为什么要撰写这篇文章。

施贺德:“在北京和其他许多城市,一离开家门,你的生命就受到威胁,因为有太多的汽车,你在街上行走不安全,而且你呼吸的空气受到了污染,也没有足够的空间让你去散步,进行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我们建设城市、组织城市和组织交通的方式,我们必须使人重新被置于城市的核心,让人们能够生活在城市中,而其他所有的东西都为一个目标服务:这就是健康,就是让人们身强体壮。”

施贺德博士指出,功能决定形式。只要看看现代城市的面貌,就能猜出其功能:它是为快速移动的汽车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