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可持续发展论坛:各国亟需在重重危机中挽救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十届亚太可持续发展论坛今天在曼谷开幕,会议强烈呼吁各国在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期阶段进行彻底变革,避免错失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后机会。
第十届亚太可持续发展论坛今天在曼谷开幕,会议强烈呼吁各国在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期阶段进行彻底变革,避免错失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后机会。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今天在联合国大会表示,要让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重回正轨,需要“洪荒之力”般的努力支持。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超过五亿名女童和妇女在未成年之前结婚。童婚现象虽然被普遍认为是侵犯人权的行为,但这种现象仍持续存在。
2023年标志着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时间框架过半。作为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部门,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任重道远。值此农历癸卯兔年之际,经社部新任“掌门人”、来自中国的副秘书长李军华接受了《联合国新闻》的专访,畅谈新年愿景与挑战。
保加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拉切扎拉·斯托耶娃(Lachezara Stoeva)周一当选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主席后表示,她将在2022年周期主席团奠定的“坚实基础”上再接再厉,让世界“对于当下和未来的人类来说都变得更美好”。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任命的一位独立人权专家周二表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只对种族正义和平等做出了“肤浅承诺”,未能解决系统性的种族主义和仇外心理问题。
秘书长古特雷斯今天在联合国大会发言表示,在乌克兰战争的阴霾下,讨论国际合作和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显得尤为迫切。这场冲突是对全球治理体系的考验,如果人类无法改善全球治理,管理风险,子孙后代将可能“被迫在灾难发生后重建国际秩序”。
国际移民组织今天发表声明表示,自该组织的“失踪移民项目”(Missing Migrants Project)从2014年开始收集数据以来,移民儿童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1200人,其中近一半在穿越地中海的旅程中丧生。而这一数字占移民组织移民总死亡人数的不到5%。
尽管在过去几十年当中在减少饥饿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世界目前仍有近8亿人处于营养不良状态。粮农组织的研究显示,2050年,为了养活世界在那时的90亿人口,需要比现在多生产60%的粮食。虽然研究显示,这一目标有可能实现,但在水、能源供应、产量提高压力、土壤和土地生产力、气候变化影响、基础设施投资、贸易与市场准入方面均存在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与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于7月6日联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了一场题为“可持续农业发展论坛”的活动,旨在交流经验,开阔思路,为即将于2018年举行的有关可持续农业问题的国际论坛献计献策。请听联合国新闻李茂奇的报道。
来自中国、美国、联合国系统和其它国际组织、科技和学术界、公民社会、私营部门和农民组织的代表数百人7月6日出席了在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的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论坛。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主管经济发展事务的助理秘书长蒙蒂埃尔(Lenni Montiel)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表示,可持续农业是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