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视野】 “塑战速决”:践行循环经济,对一次性塑料说“不”
如果有人告诉你,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可能每年会通过消化道或者呼吸道摄入3.9万到5.2万个微塑料颗粒,你可能会觉得非常震惊。但其实,我们不应该感到震惊。当人类吃一次午餐就要丢弃几个塑料盒、喝几口水就要扔掉一个塑料瓶的时候,我们应当想一想,这些塑料终将会被丢弃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中,最后又通过食物链、通过水和空气“回赠给我们”。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同审视一下塑料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对一次性塑料说“不”,投身循环经济加入到“塑战速决”这场针对塑料污染的“战役”中。
塑料是一种兼具实用性与耐久性的重要材料,在医疗、清洁能源技术等众多领域,为人类来带来了显著效益。但是当前塑料的生产、使用和处置方式,尤其是那些为图便利而非必需的一次性及短寿命塑料制品——例如餐厅打包时使用的塑料盒和塑料袋,已使全球陷入严重的污染危机。
全球塑料污染危机
2025年,全球估计会使用5.16亿吨塑料制品,如果不加遏制,到2060年,全球每年消耗的塑料制品将达到惊人的12亿吨。
据估算,每年约有 1100 万吨塑料废弃物进入水生生态系统,同时约有 1300 万吨塑料积聚在土壤中。可以说,塑料污染无处不在,从全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到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无一幸免。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25年世界环境日致辞中所说的,“塑料污染正在扼杀我们的地球——危害生态系统、福祉和气候。塑料垃圾堵塞河流,污染海洋,危及野生动物。 ”
微塑料危害
尤其应当引起重视的是微塑料危害。
微塑料的宽度在 1 纳米到 5 毫米之间。从直观上讲,1 纳米只是一根头发宽度的一小部分,而5 毫米大约是一枚结婚戒指的宽度。
有些塑料被制成初级微塑料,例如添加到洗面奶和其他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微珠。但大多数是次生微塑料,来自于塑料产品的缓慢分解过程,包括保鲜膜、外卖容器、聚酯衣物、轮胎、颜料、人造草皮和香烟过滤嘴等等。
据估计,2020 年有 270 万吨微塑料渗入到环境中,预计到 2040 年这一数字将翻一番。
微塑料通过食物网络、土壤、水、冰和空气,渗到人体内。目前已经在人类的大脑、母乳、血管壁,甚至胎盘中发现了微塑料。

回收远不足以解决问题
许多国家解决塑料污染的途径之一是进行回收。但是目前,仅有21%的塑料具备经济可回收性,也就是说通过回收这些塑料生产的再生材料价值足以覆盖收集、分拣和处理成本。这也是目前全球塑料回收率仅为 9%的部分原因。
经济可回收性较高的塑料包括饮料瓶、食品包装、洗发水瓶、清洁用品瓶等等,但是需要这些材料处于清洁、无色或者是淡色状态。经济可回收性低的塑料包括酸奶杯、微波餐盒、购物袋和薄膜包装等,但这些塑料污染率高,分拣困难。不具备经济可回收性的塑料包括管材、人造革、有毒塑料、外卖盒、泡沫、餐具等。

从大自然汲取灵感,践行循环经济
有感于塑料污染的严重程度,在西非国家尔塞内加尔的达喀尔,莫都·福尔(Modu Fall)浑身披挂塑料袋,自称“塑料人”,他以这种行为艺术提醒人们塑料污染的危害。
福尔的抗塑行动远不止于此。他住在达喀尔郊区的麦迪纳区,这里曾经生机勃勃,但人们逐渐往外迁移,而且随着多次洪水泛滥,以及洪水带来的大量塑料垃圾,这里逐渐沦为一个垃圾场。从2020年左右开始,福尔在宣传塑料污染危害的同时,与其他志愿者一起清除垃圾,植树造林,在这个被人遗弃的塑料垃圾场,创造出了一片绿洲。
人类需要从大自然当中汲取灵感,来应对无所不在的塑料污染。大自然总能保持平衡,在自然界中,没有什么会被浪费,每一片落叶都在滋养着森林,落到地上的雨水被植物的根吸收之后,又通过叶片蒸发,回到天空变成白云……资源在完美的闭环循环中持续使用和再生。而这正是循环经济的本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诺生表示,“塑料循环经济提供了一条可持续的前进道路。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设计、制造、使用和再利用塑料。商品必须设计为可多次使用,并在其使用寿命结束时回收利用”。
她说:“我们需要对塑料全生命周期采用循环管理方法,确保塑料始终留存于经济系统之中,而非流入海洋、土壤或人体之中”。

循环经济实例:统一可持续包装
在法国,玻璃啤酒瓶的规格已被统一,不同的啤酒制造商可以相互再次利用其他品牌的包装瓶,这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资源浪费。
这只是法国统一包装标准以节省资源的一个例子。过去35年来,法国致力于通过生态设计减少资源使用并促进再利用。法国还通过广泛的立法,要求公司对其投放到市场的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承担环境责任,公司根据产品的销售额和重量支付少量环境费用。在2024年,由此产生的资金达到 16 亿欧元,并被用于支持减少包装废弃物、包装的生态设计、再利用和回收计划,以及反对乱扔垃圾和提高公众意识的活动。目前法国高达 70% 的家用包装被回收利用, 并且稳步朝着100% 循环经济迈进。
据环境署估计,如果全球在2021 年至 2040 年全面实行循环经济,可以将进入海洋的塑料量减少 80% 以上。
抗击塑料污染的全球努力正在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势头。目前已有超过 90 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对一次性塑料袋的限制措施。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和环境署联合发起的一项倡议已推动 500 多个企业、政府和组织承诺建立循环经济,确保塑料制品不再沦为污染物。

抗击塑料污染公约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办地韩国济州岛是一个闻名遐迩的火山岛,也是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地,这个风光秀丽的省份正在引领韩国抗击塑料污染的努力,并宣布了到 2040 年实现无塑料污染的愿景。
在济州岛作出这一雄心勃勃的承诺的同一年、2022年的联合国环境大会上,世界各国启动了政府间谈判,以便缔结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抗击塑料污染(包括海洋环境中的塑料污染的)国际文书。
目前各国谈判代表正积极筹备将于今年八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下一轮谈判,以期达成实质性协议。
即使是最艰巨的挑战也会在众志成城的智慧和决心面前屈服。就像锚定巨大森林的根系一样,人类的力量在于团结和坚定不移。只要全人类同心协力,通过塑料污染条约,着眼于在塑料的整个生命周期采取富有创新、远见与责任感的行动,塑料污染必将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