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文组织警告称,众多标志性世界遗产地冰川将在2050年前消失
不过,研究同时指出,如果全球气温上升幅度能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1.5℃以内,则仍有可能拯救其余的三分之二。而这将是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面临的一项主要挑战。
即将消失的冰川
在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地中,其中50处遗产地拥有18600座冰川,包括世界最高冰川(紧邻珠穆朗玛峰)、最长冰川(位于阿拉斯加)、非洲仅存冰川等。
这些冰川占地球冰川总面积的近10%,其状况反映了全球冰川的整体现状。
名单上融化速度最快的冰川位于中国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其相对于2000年的体量损失达到57.2%。
根据现有数据,非洲所有世界遗产地的冰川将在2050年前消失,包括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山。
此外,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意大利多洛米蒂山、法国和西班牙的比利牛斯-珀杜山冰川预计也都将在2050年前消失。

需要迅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教科文组织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合作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由于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温升高,这些冰川自2000年以来一直在加速消融。
目前,它们平均每年损失约580亿吨的体量——相当于法国和西班牙每年用水量的总和——并造成全球海平面观测上升量的近5%。
报告的结论是,无论如何努力限制温度上升,50个世界遗产地中冰川的三分之一注定要在2050年前消失。但是,如果我们将全球变暖限制在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的1.5℃以内,其余三分之二的世界遗产地冰川或能幸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表示:“这份报告是对行动的呼吁。只有迅速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才能拯救冰川和依赖它们的特有生物多样性。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寻求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教科文组织坚定支持各国追寻这一目标。”
减少灾害风险
除了大幅减少碳排放,教科文组织正在倡导建立国际冰川监测和保护基金。这一基金将支持综合研究,优化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流网络,并实施早期预警和减少灾害风险措施。
全球半数人口直接或间接依赖冰川作为家庭用水、农业用水和发电用水的来源。冰川也是生物多样性的支柱,滋养着众多生态系统。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总干事奥伯勒表示,当冰川迅速融化时,千百万人面临缺水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风险增加,还有千百万人可能因由此引起的海平面上升而流离失所。
他说:“这项研究强调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投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迫切需要,这些举措可以缓解气候变化,使人们更好地适应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