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理会加大承诺,打击数字形式的恐怖活动

为期两天的联合国安理会反恐怖主义委员会特别会议今天在印度新德里落下帷幕。会议通过一份成果文件,旨在促使联合国会员国致力于预防并打击数字形式的恐怖活动,特别是使用无人机、社交媒体和在线恐怖主义融资。
这份不具约束力的《德里宣言》着眼于如何遏制出于恐怖主义目的来使用新技术和新兴技术,在其通过之前,联合国会员国代表、联合国官员、公民社会实体、私营部门和研究人员还就此进行了一系列小组讨论。
宣言的具体内容涵盖了对滥用无人机、社交媒体平台和网络众筹的主要关切,并制定相关的指导方针用于帮助应对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
反恐执行局负责人大卫•沙里亚 (David Scharia)表示,《德里宣言》为未来的道路奠定了基础。他说,“《宣言》谈及人权、公私伙伴关系、民间社会参与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将如何共同应对这一挑战。《宣言》还邀请反恐执行局制定一套指导原则,我们将在与所有伙伴共同深入思考之后得出这一成果。”
不管是在《德里宣言》还是相关的讨论过程中,尊重人权的问题都得到了高度重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强调,承诺在数字领域保护所有人权的同时,必须采取具体措施来减少人权保护的脆弱性。
他还在给特别会议所作的视频致辞中指出,只有通过有效的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才能够实现人权,而一切答案都应该植根于《联合国宪章》与《世界人权宣言》所载的价值观及规定的义务。
人权高专办数字技术问题负责人坎贝尔(Scott Campbell)在会上呼应了秘书长的观点。他表示,在反恐时尊重权利是确保能够通过可持续和有效的努力来保障安全的根本所在。
他还说,“任何跨越这些重要界限的做法不仅会违反法律,还会侵蚀对成功预防和应对恐怖活动至关重要的信任、人员网络和社区,从而破坏打击恐怖主义的努力。”
坎贝尔坚称,国际法和人权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许多解决办法。他同时强调,联合国会员国有义务保护本国人民的安全,并确保其做法不会侵犯任何人的权利。
坎贝尔还提醒,公司企业与国家政府在过滤和屏蔽社交媒体内容时应当谨慎为之,因为这可能会以不成比例的方式影响到少数族裔和新闻记者。
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坎贝尔提出,施加限制应当基于精准且专门的立法,而不应该鼓励对合法言论的审查。他认为,制定和实施这些法律应该有透明的程序,以及真正独立和公正的监督机构;同时,民间社会和专家应该参与到法规的制定、评估和实施当中。
在当天的闭幕会议上,反恐委员会主席、印度常驻联合国代表坎博伊(Ruchira Kamboj)指出,这次会议的成果文件注意到了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并就应对出于恐怖主义目的使用新技术和新兴技术所带来的机会和威胁,提出了实践、操作和战术层面的可能性建议。
她还补充道,数字形式的恐怖活动给各国带来新挑战,而应对挑战则要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为此,全球决策界必须要展现出灵活性、前瞻性与协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