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文组织加强乌克兰濒危遗产的保护措施

尽管随着俄罗斯军队的继续推进,最紧迫的问题是保护平民的生命,但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表示,“我们必须保护乌克兰的文化遗产,它们既是历史的见证,同时也是未来和平与凝聚力的催化剂。国际社会有责任保护这些文化遗产。”
教科文组织与所有相关机构及乌克兰文化专业人士保持长期联系,以评估局势并加强对文化财产的保护。
阿祖莱指出,“首要挑战是标记文化遗产地和纪念建筑,亮明其受国际法保护的特殊地位”。
教科文组织正在与乌克兰当局联系,利用《关于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的海牙公约》(1954年)的独特蓝盾标识标记文化场所和纪念建筑,以避免故意或意外毁损。
乌克兰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财产是优先保护对象,如“基辅的圣•索菲娅教堂和佩乔尔斯克修道院”。
基辅的圣·索菲娅教堂的设计可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娅教堂媲美,象征着“新君士坦丁堡”,它建于11世纪,是基辅基督公国的首都。这一地区于988年经圣·法拉蒂米尔洗礼后基督化。基辅-拉夫拉在精神和文化上的影响对东正教思想在俄罗斯17世纪至19世纪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标记工作已于上周末在“里沃夫历史中心”启动。
教科文组织与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合作,分析了处于危险或已经受到影响的优先保护地点的卫星图像,以评估损失情况。
截至今天,该监测系统已覆盖十几个重点区域,包括世界遗产地。
教科文组织还与民间社会、非遗专业人士和从业者建立联系,了解危机对艺术家和文化机构的影响。
教科文组织与乌克兰文化专业人士——包括世界遗产地管理者、博物馆馆长、负责不可移动和可移动遗产的专业人士——的新一轮会谈计划于3月9-10日举行,以分析紧急需求。
为应对这些需求,教科文组织将在与国际合作伙伴的紧急响应协调会议期间广泛动员。与会机构包括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蓝盾国际、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冲突地区遗产保护国际联盟(ALIPH)等。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教科文组织立即发表声明指出,俄罗斯的行动侵犯了乌克兰的领土和主权完整,有违《联合国宪章》精神。
教科文组织呼吁各方尊重国际人道法,尤其是《关于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的海牙公约》(1954年)及其两项议定书(1954年和1999年),以防止对各类型文化遗产的破坏。
更多信息请关注:聚焦乌克兰危机特别报道 | 焦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