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副高专:新冠大流行已成为腐败的催化剂

抗击新冠疫情的医疗物资。
图片: WFP/Allan Stephen
抗击新冠疫情的医疗物资。

人权副高专:新冠大流行已成为腐败的催化剂

法律与预防犯罪

联合国人权事务副高级专员纳西夫(Nada Al-Nashif)今天在人权理事会的一次会议上表示,新冠大流行已成为腐败的催化剂,削弱了社会保护计划和卫生系统的能力。腐败行为在有的国家甚至导致了新冠相关死亡。

人权理事会此次会议讨论在新冠大流行背景下预防腐败的挑战和良好做法,以及腐败对享有人权的影响。 

腐败影响诸多人权维度

人权事务副高级专员纳西夫表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腐败对社会稳定和安全构成的威胁。腐败削弱了国家履行其人权义务的能力,即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人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她说:“腐败不是‘没有受害者的犯罪’。它伤害了数以百万计的人,而那些已经被远远甩在后面的人却遭受了最严重的影响。 ”

审视腐败的人权视角

研究表明,腐败加剧导致穷人收入减少。弱势或边缘化群体的人,例如少数群体、土著人民和非正规移民,在公共服务中遭受的歧视尤为严重,因为他们很容易成为腐败行为的对象,而且往往无力承担贿赂的费用。

人权视角使受害者成为关注的焦点。打击腐败就是打击歧视和不公正。腐败还严重腐蚀社会凝聚力,加深了人们的不满,推动抗议并助长紧张局势和冲突,破坏了社会契约的基础。

新冠大流行中的腐败

纳西夫表示,不幸的是,新冠大流行已成为腐败的催化剂,对享有人权产生了负面影响,削弱了社会保护计划和卫生系统的能力。

对58个国家的一项调查发现,腐败削弱了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在接受调查的三分之一国家中,腐败导致了新冠死亡。

她说:“随着这一大流行病的影响继续显现,我们目睹的不仅是一场健康危机,而越来越多的是一场治理危机,一场信任危机。”

在大流行应对中适用人权原则

纳西夫指出,应对新冠大流行必须尊重和保护“平等、不歧视、参与和尊严”的人权原则。

同样的原则也应该用来加强反腐败工作,确保宝贵的公共资源得到合理使用而不会落下任何人。电子采购、开放式合同和支出概览等实践使监督机构、媒体和公众能够发现和阻止政府合同和采购中的腐败风险,包括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的合同和采购。

打击腐败需保障言论自由

纳西夫还强调,为了打击腐败,言论自由与和平集会需要得到保障。在这方面,独立的司法机构、自由和独立的媒体以及对反腐败行为者、举报人和其他人权捍卫者的充分保护至关重要。“简而言之,所有这些构成了充满活力和强大的公民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