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署:绿色复苏有助于缩小气候行动差距
这份名为《2020排放差距报告》的年度报告发现,尽管在2020年,由于新冠大流行的影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下降,但世界仍朝着截至本世纪末升温突破3摄氏度的方向发展。
但是,如果各国政府在疫情后的复苏进程中投资于气候行动,并致力于在2021年11月即将于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升各自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以此支持新兴的“净零排放承诺”,则有望将全球碳排放量降至基本兑现“2摄氏度温控目标”的水平。
报告表示,在推进疫情后绿色复苏的同时,积极推动各国将新的“净零排放承诺”纳入《巴黎协定》下更新版国家自主贡献,并确保后续采取迅速而有力的行动予以落实,那么各国政府仍有机会实现更雄心勃勃的1.5摄氏度温控目标。
绿色复苏至关重要
报告指出,疫情后的绿色复苏有望推动全球在当前预测的2030年排放量基础上减排25%。实施绿色复苏将助力全球“实现2摄氏度温控目标的几率达66%”,但相关努力仍不足以实现1.5摄氏度的目标。
亟待优先推行的绿色财政复苏措施包括直接支持零排放技术和基础设施、减少化石燃料补贴、停止建设新的燃煤电厂以及推广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包括大规模的景观恢复和植树造林。
报告发现,旨在推进绿色财政复苏的相关行动有限。约四分之一的二十国集团成员国有专用于实施低碳措施的固定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但是,各国仍然有大量机会执行绿色政策和方案。
该报告还发现,致力于在本世纪中叶前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国家越来越多,这是“重大而令人鼓舞的进展”。截至报告完成之时,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达51%的126个国家已通过、宣布或正在考虑实现“净零目标”。
报告强调,为了保持可行性和可信度,这些承诺必须立即转化为强有力的近期政策和行动,并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有所体现。若要实现2摄氏度温控目标,各国的整体减排力度须在现有的《巴黎协定》承诺基础上提升大约三倍,而要遵循1.5摄氏度减排路径,则须将现有努力提升至少五倍。
消费行为的变革同样重要
报告还重点考虑了消费者行为以及航运和航空业所能推动的变革,并指出,占全球排放总量5%的航运和航空部门需要获得足够的重视。
技术和运营的改进可以提高燃油效率,但是预计航空和航运的出行需求会不断增长,意味着仅凭以上努力无法推动实现部门脱碳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绝对减少。报告认为,这两个部门都需要在提升能源效率的同时,实现与“化石燃料”脱钩的快速转型。
报告还发现,采取更强有力的气候行动必须包括私营部门和个人消费行为的改变。如果采用基于消费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法计算,全球约2/3的碳排放都与家庭排放有关。
报告指出,富人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的排放量是最贫穷的50%人口排放量的两倍以上。富人群体需要将其碳足迹减少至少30倍,才能与《巴黎协定》的目标保持一致。
报告还列举了有助于降低碳消耗的措施,包括选择火车代替国内短途航班;实施激励措施并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以鼓励骑行和汽车共享、提高住房的能效并推行减少食物浪费的相关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