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组织:天气预报模式须从“明天天气如何”转向“明天天气意味着什么”

气候变化所引发的暴雨和洪水等灾害正变得越发频繁。
区域信息网图片/Tung X. Ngo
气候变化所引发的暴雨和洪水等灾害正变得越发频繁。

世界气象组织:天气预报模式须从“明天天气如何”转向“明天天气意味着什么”

气候变化与环境

世界气象组织今天发布《2020年气候服务状况报告》指出,随着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极端天气和灾害事件增多,国际社会应逐步转向基于行动和影响的天气预报模式,从“明天天气如何”转向“明天天气意味着什么”,同时进一步完善早期预警系统,方便居民和企业早做准备,减少损失。

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在报告前言中表示,“早期预警系统是有效降低灾害风险和开展气候适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提前做好准备,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实施正确的早期应对行动,能够挽救许多生命,并保护全球社区的生计。”

塔拉斯指出,尽管全世界可能需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从新冠疫情大流行所引发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中复原,但与此同时,我们始终必须谨记,气候变化将在未来的几个世纪内持续对人类生命、生态系统,以及经济和社会带来日益严重的威胁。

塔拉斯表示,“在人为活动引发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疫情后的复苏是一个契机,让国际社会向着更加可持续、更加具有抵御力,以及与气候环境更加相适应的方向迈进。”

全球仍有三分之一人口无法获得早期预警服务

气象组织表示,过去50年间,全球共发生了约1万1000起与天气、气候和水文相关的灾害,导致200多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近3.6万亿美元。

仅在2018年一年,就有1.08亿人因受到风暴、洪水、干旱和山火影响而需要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到2030年,这一数字可能增加近50%,所需费用高达每年200亿美元。

气象组织表示,目前全球仍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不在早期预警系统的覆盖范围内,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最为严峻,这些地区的气候监测网络极不完善,早期预警信息无法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扩散,将早期预警信息转化为早期应对行动的能力也亟待加强。

 

印尼首都雅加达,受洪水影响的居民正向地势高处转移。(2013年1月图片)
© 儿基会图片/Estey
印尼首都雅加达,受洪水影响的居民正向地势高处转移。(2013年1月图片)

 

提升早期预警系统的效率

报告就进一步提升全球早期预警系统的执行效率提出了六大建议:

  • 通过增加投资弥补全球早期预警系统的盲点和漏洞,尤其是在非洲的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
  • 投资重点应放在将早期预警信息转化为早期应对行动方面;
  • 全球气候监测体系是早期预警系统的基础,应确保该体系能够获得可持续的资金支持;
  • 追踪资金流向以进一步了解早期预警领域的资源分配状况及其所产生的成效;
  • 统一监测和评估标准以更好的评判早期预警系统的效率和表现;
  • 填补早期预警领域的数据空白,尤其是在小岛屿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