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创伤永远不会真正消失”——恐怖主义受害者与幸存者的证词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
联合国图片/Mark Garten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

【专题报道】“创伤永远不会真正消失”——恐怖主义受害者与幸存者的证词

法律与预防犯罪

每年的8月21日是“纪念和悼念恐怖主义受害者国际日”。今年,在应对新冠疫情的背景下,联合国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恐怖主义受害者和幸存者,通过各自的镜头回顾那段人生当中的“至暗时刻”,并记录疫情、隔离和“封城”对他们的影响。这组题为“永志不忘”的短视频提醒国际社会:即使在疫情背景之下也要继续为恐怖主义受害者和幸存者提供支持。请听联合国新闻钱思文的报道。

“纪念和悼念恐怖主义受害者国际日”于2017年经由联合国大会决议设立,旨在表达对恐怖主义受害者和幸存者的尊重和支持,并帮助促进和保护他们的权利。

联合国表示,缅怀恐怖主义受害者、关心幸存者,采取更多行动向这一群体提供支持,对于重建他们的生活,弥合他们的创伤至关重要,在新冠疫情这样的全球危机期间更是如此,而聆听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在疫情期间的生活经历和所思所想,则是纪念和缅怀的第一步。

 

塔希尔的妻子(右)在2009年巴基斯坦伊斯兰堡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办公楼爆炸事件中丧生。
联合国反恐中心视频截图
塔希尔的妻子(右)在2009年巴基斯坦伊斯兰堡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办公楼爆炸事件中丧生。

 

2009年,一名身着军装的自杀式袭击者闯入位于巴基斯坦伊斯兰堡的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办公楼,并引爆了身上的炸药,爆炸共导致五人死亡、六人受伤。巴基斯坦塔利班随后宣布对事件负责。塔希尔的妻子是事件的遇难者之一。

塔希尔:“爆炸发生的2009年10月5日,我的太太正在联合国粮食署伊斯兰堡的办公室工作。她的一个同事把我拉到一边,告诉我要‘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对于生活中那些不幸的事情,比如发生意外事故,或是患上不治之症,我们都有应对的方式,但是亲人在恐怖袭击中丧生的悲痛,却没有任何方式能够应对和排解。而最让人感到悲哀的是,即便是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当下,恐怖袭击仍然没有停止。”

 

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幸存者艾米。
联合国反恐中心视频截图
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幸存者艾米。

 

2013年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幸存者艾米表示,疫情所带来的焦虑和恐慌,再次揭开了恐怖袭击幸存者内心的伤疤。那场震惊世界的爆炸共导致三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其中17人因伤截肢。

艾米:“当时我正在参加比赛,在接近终点区域的时候听到了第一声爆炸,紧接着,大约10秒之后,又发生了第二次爆炸,就在我的左手边,声音震耳欲聋。那是非常恐怖的一刻,这种创伤所带来的影响永远不会真正的消失。而新冠疫情的发生,又再一次揭开了受害者内心的伤疤,因为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以及望不到头的疫情同样令人感到恐惧和担忧。”

 

苏迪曼在2004年雅加达澳大利亚大使馆爆炸案中失去了左眼。
联合国反恐中心视频截图
苏迪曼在2004年雅加达澳大利亚大使馆爆炸案中失去了左眼。

 

来自印尼的苏迪曼同样表示,对于心理本就遭受严重影响的恐怖袭击受害者和幸存者来说,疫情期间的封锁让情况雪上加霜。

苏迪曼:“我是2004年印尼雅加达澳大利亚大使馆爆炸事件的幸存者。当时,一枚重达一吨的汽车炸弹在使馆门前爆炸,至少九人失去了生命,其中包括我的三位同事,还有超过150人受伤,我也在爆炸中失去了左眼。危险的新冠病毒让大家都处在紧张和压力之下,也让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次事故,常常感到情绪低落。但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要放弃,恐怖分子让我的生活停滞和倒退了好几年,但我不能输,一定要继续前进。”

 

1998年,位于内罗毕的美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发生爆炸,当时只有四个月大的奈吉尔因此失去了父亲。
联合国反恐中心视频截图
1998年,位于内罗毕的美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发生爆炸,当时只有四个月大的奈吉尔因此失去了父亲。

 

1998年,美国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坦桑尼亚原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的大使馆几乎同时遭遇汽车炸弹袭击,两起事件共造成至少224人遇难、4500多人受伤。当时还是婴儿的奈吉尔在内罗毕的爆炸中失去了父亲。

奈吉尔:“事件发生的时候我才四个月大,孩提时代,对于爆炸和父亲的遇难,难免有些懵懂,直到长大一些之后,才渐渐体会到事件的影响。疫情和封锁期间,有些受害者感到孤独、焦虑和消沉,需要我们及时给他们带去安慰。恐怖袭击和失去亲人的痛苦都挺过来了,疫情的危机我们也一定能够战胜。假如父亲还在,我希望现在的我能够让他感到骄傲。”

 

由于新冠疫情和旅行限制,今年,来自澳大利亚的朱莉(右图左)无法前往伦敦,走访2017年导致女儿莎拉(右图右)丧生的恐怖袭击的发生地。
联合国反恐中心视频截图
由于新冠疫情和旅行限制,今年,来自澳大利亚的朱莉(右图左)无法前往伦敦,走访2017年导致女儿莎拉(右图右)丧生的恐怖袭击的发生地。

 

防疫封锁和出行限制,使得许多受害者家属无法出门扫墓,或是前往事件发生地点悼念自己的亲人,来自澳大利亚的朱莉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女儿莎拉在2017年发生在伦敦桥附近的恐怖袭击案中丧生。

朱莉:“2017年6月3日,我21岁的美丽女儿莎拉正在伦敦,不幸地出现在了恐怖袭击案的现场。朱莉非常有责任感、聪明能干,生机勃勃。新冠疫情影响到了我的家庭,因为通常这个时候我都会去伦敦,重走莎拉当时曾经走过的路,去到事件发生的博罗市场,但今年我们没法出门旅行。这一年让许多人都感到焦虑和压抑,因为我们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才会结束,许多人都过得很艰难,而且因为不能出门,整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就更加容易胡思乱想。”

 

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恐怖袭击的幸存者伊姆兰表示,聆听恐袭受害者的经历,是纪念和悼念的最好方式。
联合国反恐中心截图
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恐怖袭击的幸存者伊姆兰表示,聆听恐袭受害者的经历,是纪念和悼念的最好方式。

 

尼日利亚北部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恐怖袭击的幸存者伊姆兰表示,聆听恐怖袭击受害者的经历,与他们产生共鸣,是纪念和悼念的最好方式。

伊姆兰:“2010年,一个可能是‘博科圣地’极端分子的人拦住了我乘坐的一辆巴士,要求检查所有人的身份证件,随后开枪射击,我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纪念和缅怀是非常重要的时刻,它让我们反思受害者的处境,真正为他们设身处地、与他们感同身受,倾听他们的故事,还有他们想说的话,同时努力找出帮助和支持他们的办法。”

 

法西姆与家人拍下共同用餐的视频(右图)后不久,就遭遇了恐怖袭击。
联合国反恐中心视频截图
法西姆与家人拍下共同用餐的视频(右图)后不久,就遭遇了恐怖袭击。

 

来自阿富汗的法西姆则说,“纪念和悼念恐怖主义受害者国际日”让受害者明白,国际社会并没有忘记他们,在疫情期间给了他们急需的慰藉。

法西姆:“2018年的一天,我和家人正在一间餐厅里,就快吃完饭了。一个年轻的男孩突然闯进来,一边喊着‘真主至大’(Allahu Akbar),一边就朝坐在我们邻桌的一个外国人额头上开了一枪。我当时只想着要保护我的太太、嫂子还有她的女儿,我把她们护在身后,对袭击的人说,你要开枪就朝我开,结果他就真的给了我一枪。‘纪念和悼念恐怖主义受害者国际日’让我们在疫情期间也有机会为恐怖袭击的受害者提供支持,让他们知道自己并没有被遗忘,这对受害者而言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联合国也在纽约时间8月21日上午举行了题为“永志不忘”的线上纪念活动,秘书长古特雷斯和与会者一同聆听了恐怖袭击幸存者、受害者家属以及相关领域专家的发言,共同敦促国际社会进一步维护恐怖袭击受害者和幸存者权益,在疫情期间关注并解决他们的实际需求,并推动制定国家和国际层面的援助计划和标准。

 

 

钱思文,中国上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