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我们的世界”——全球女童镜头下的新冠疫情

儿基会表示,全球共有近11亿年龄在18岁以下的女童,她们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对于未来充满了梦想和期待,但与此同时,她们中的许多人也面临着不平等、歧视、早婚、暴力和虐待等严峻挑战,她们的声音常常遭到忽视,她们的故事少有人知。
通过她们自己录制的视频,儿基会希望让大家得以一窥她们的世界,或许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个世界既熟悉又陌生,似乎离我们那么遥远,然而却又那么亲近。首先,让我们跟随13岁的玛杜(Madhu),走进尼泊尔。
“我叫玛杜,今年13岁,住在尼泊尔达努萨(Dhanusa)的一个村子里。我们家一共有25口人一起住。这里的人很害怕新冠病毒,因为这种病没有药可以治。以前我还会去上学,但现在因为封锁就去不成了。
我们这个年龄的女孩子并不是都能去上学的。父母有时候让我们去,有时候不让,他们要我们留下来做很多家务,去田里干活,照顾家里养的牛。他们会送男孩子去上私立学校,但女孩子就会送去公立学校,有时候他们甚至都不让我们看书学习。我的朋友、邻居还有表姐妹,结婚的时候都不到20岁。”
在西非国家尼日尔,15岁的艾斯塔(Esta)也面临着类似的处境。她们一家七口人,与家里养的牲畜一起,住在一个叫做吉拉塔(Jirata)的镇上。
艾斯塔:“我在家,又不是很忙的时候,就会帮妈妈做家务,比如扫地,另外还要给牲口喂水,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取水用的水龙头。
这里的人对新冠病毒有各种看法,有人觉得病毒存在,有人觉得不存在。我觉得病毒是存在的。在检测中心里,有医生在给病人发药,有些人病死了,还有些人还在挣扎。看到这种情况,我们都很害怕染上这种病。
疫情发生前,我会去学校,去和朋友玩,但现在学校关门了,因为防疫规定,我们也不能出家门,所以大家都待在家里无所事事。有时候姐姐会辅导我学习,但她讲的我并不是全都能听懂。以前,我从来不会和姐姐吵架,因为大家都各忙各的,但现在,我和她常常会闹矛盾,不过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住在一起。”
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首府金奈,政府为防止疫情扩散在6月底实施了100天的“封城”措施,15岁的桑加(Sangamithra)也和家人一起度过了一段“足不出户”的时光。
桑加:“政府要求所有的人都待在家里,我们一家——我和父母还有一个弟弟——从那时起就没有出过门。市里有人在我们住的地方周围喷洒消毒液,还有志愿者上门家访,询问家里有没有人有类似感染的症状,需要帮助的话,也可以拨打一个免费的热线。政府还给每家发了配给的食品,还有1000卢比用来购买必需品。
我们非常担心和不安,害怕自己可能会感染。周围一旦有人打喷嚏或是咳嗽,大家就会怀疑他是不是感染了。我们一直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正常的生活,什么时候学校才会开门,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我的朋友,什么时候才会有疫苗,疫情什么时候才会过去。”
因为学校关门,桑加也在家里上起了网课,她对自己的学习很有信心,但对于未来却有些担心。
桑加:“我们一家四口人住在一间一室的房子里,房顶是稻草铺的。我爸爸在一个组装钢铁的作坊里工作,每天去上班,领日薪,但现在因为疫情,他没法去上班,我们没有了收入,就变得困难起来了。
现在有许多父母都没有了工作,也没有钱交学费,所以他们就打算让孩子出去做工,如果是女孩子,就会让她们早早嫁人。嫁人之后,我们就不能想出来玩就出来玩了,如果嫁了人之后还出来玩,邻居就会说我们,说这是不对的。
我们的老师建了一个WhatsApp的群,让我们下载Zoom软件,每天从早上9:30到下午4:30上网课,也有课间休息。因为疫情,我上的十年级第二学期的考试也推迟了,这场考试对许多人来说都是很关键、很紧张的,但其实我准备得很好。我很想快点回到学校。我觉得,我们需要很多支持、决心和勇气,才能解决这场危机。”
儿基会表示,全球有数百万女童正在面对着一些本不应该面对的挑战,新冠疫情改变了全世界,但对于处境脆弱的群体而言,她们的生活可能将因此变得更加艰难。我们需要聆听这些女童的声音,需要保护她们的生命,需要呵护她们的未来。
钱思文,中国上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