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告】新冠疫情或导致饥饿人口增加8300万到1.32亿 ——访粮农组织统计司官员冯娟

《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中国居民人均直接消费口粮减少,动物性食品、木本食物及蔬菜、瓜果等非粮食食物消费增加,食物更加多样,饮食更加健康。
粮农组织/Pier Paolo Cito
《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中国居民人均直接消费口粮减少,动物性食品、木本食物及蔬菜、瓜果等非粮食食物消费增加,食物更加多样,饮食更加健康。

【专题报告】新冠疫情或导致饥饿人口增加8300万到1.32亿 ——访粮农组织统计司官员冯娟

经济发展

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引发了加剧全球粮食不安全的担忧。联合国粮农组织等五家机构7月13日共同发布的最新《全球食品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疫情可能导致今年有多达1.3亿人陷入长期饥饿,实现到2030年消除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挑战重重。来自粮农组织统计司的冯娟就中国的粮食安全情况以及如何实现零饥饿等问题接受了联合国新闻的采访。请听张立的报道。

粮农组织统计司官员冯娟

最新《全球食品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有近6.9亿人陷入饥饿,比2018年多出1000万,过去五年内全球饥饿人口总数已净增近6000万,而且,全球到2030年很难实现零饥饿的目标。

冯娟:“2019年,全世界大概有6.9亿人还处于饥饿状态,占世界总人口的8.9%,同样,粮农组织还有另外一个指标叫重度粮食不安全,它是与饥饿很相近的一个指标,这个指标的数据也说明受重度粮食不安全影响的人数同样呈增加趋势。到2019年全世界有近7.5亿人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占世界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报告今年还对2030年是否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了一些预测。我们的结果显示,世界到2030年很难实现零饥饿的目标。如果近期这个趋势持续下去的话,因为它是不减反增,所以饥饿人口会不断增加,到2030年将超过8.4亿。”

报告的初步估计显示,新冠疫情所引发的经济衰退可能使全球粮食不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饥饿人数将增加8300万到1.32亿。

冯娟:“这个疫情很可能会使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形势进一步恶化。现在没有很精确的数据来估算,我们就进行了一些初步评估,就是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未来经济的展望进行了一些初步评估,新冠疫情大流行可能导致全世界食物不足,人数在2020年新增8300万至1.3亿,这是一个值域,主要是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因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是做出了几个不同的预测,所以我们的结果也是一个值域。”

 

The State of Food Security and Nutrition in the World 2020

 

中国饥饿率不到2.5%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冯娟表示,此份报告的亮点是对中国、墨西哥和孟加拉国等13个人口总数接近25亿的国家进行了关键的数据更新,使得对全球饥饿人数的估值显著减少至6.9亿人。由于数据更新,中国的饥饿率已经显著降低至2.5%以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冯娟:“今年我们对中国的饥饿状况重新进行了评估,整个数据都修订了。重新修订后2019年人口饥饿率不到2.5%,实际上去年的报告中的人口饥饿率将近要在9%,这个原因就是我们一直知道将近9%的人口饥饿率是高估了,但是我们没有近期的数据能修正。直到去年我们一直是在用一个1996年的数据来估算人口饥饿率里边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就是食物摄入不平等系数,这个模型各种变量可能没能很好反映中国经济的发展,没有反映出扶贫计划、低保政策取得的成效。不光是中国,我们还得到获得了其他12个国家新的家庭调查数据,只要我们有新的数据,我们都会修订,这是一个惯例。中国的修订完了以后影响比较大,是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比较大,人口占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所以中国的数据一修订,整个世界的饥饿人口数也下降了特别多,变化很大。”

 

中国东部南京市的一家超市里,人们戴口罩购物。
联合国新闻图片/张立
中国东部南京市的一家超市里,人们戴口罩购物。

促进更可负担的健康膳食

报告指出,在营养健康方面, 2019年,全球有近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五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或是消瘦,总人数达1.91亿,另有3800万五岁以下儿童超重。在成人中,肥胖则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流行病。冯娟表示,尽管世界各地均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难以实现2025年和2030年有关减少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的目标。

冯娟:“健康营养方面有两个目标,一个是世卫组织和儿童基金会的2025年的目标,还有一个就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虽然消瘦发生率是目前来说营养方面发展的比较好的一个(指标),这些年一直在持续下降,但是目前的发生率还远远高于目标。如果不采取一些特殊的行动的话,消瘦发生率也达不到制定的2025年和2030年的目标,还有近两年来更严重的问题就是儿童超重、成人肥胖,本来目标就是说只要不上升,只要保持现状就行,但是各个区域很多国家现在都是呈上升趋势的,所以综合来说营养方面的这些目标到2030年也很难实现。”

报告指出,健康饮食的价格远高于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线。营养丰富的乳制品、水果、蔬菜以及富含蛋白质的动植物,都是全球售价最高的食物品类。这导致全球有30多亿人无法负担健康膳食,这一问题涉及包括欧美在内的每一个大洲,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以及亚洲南部,买不起营养食品的人数更是占到总人口的57%。那么,推高健康饮食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呢?

 

《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中国居民人均直接消费口粮减少,动物性食品、木本食物及蔬菜、瓜果等非粮食食物消费增加,食物更加多样,饮食更加健康。
粮农组织/Benjamin Rasmussen
《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中国居民人均直接消费口粮减少,动物性食品、木本食物及蔬菜、瓜果等非粮食食物消费增加,食物更加多样,饮食更加健康。

 

冯娟:“报告中说推高营养食物成本的因素来主要来源于整个食物系统,在整个食物系统中无处不在,包括食物生产、食物供应链、食物环境和消费者需求,还有一些政治因素。食物生产中的成本很好理解;在食物环境和消费者需求方面,相关的膳食成本主要就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整个食物改变了,本来农村都是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由于城市化,你要去市场买,这个成本可能就会升高,然后人们越来越多的外食,更多地选择购买高能量不健康的方便食品。外食和购买方便食品的时候,可能健康膳食会更贵一些,不健康的就便宜,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有营养的健康膳食成本会增加;和政治经济相关的就是一些贸易政策,政府制定的贸易政策,有的是刺激健康膳食消费的,有的可能就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功效。”

冯娟表示,由于各国对于营养膳食的定义不同,让人们获得更可负担的健康食品也没有一刀切的方案。

冯娟:“这个报告给出了几个方案,仅供参考。第一个方案可以重新平衡农业政策和奖励措施。比如说为了刺激营养敏感型农业,政策可以多在这方面给一些投资;第二个方案就是建立一些囊括整个食品供应链的政策行动,这就是说政策不能脱节,整个供应链有很多步;第三个就是提高国际国内贸易和营销机制的效率。贸易和营销效率越高,成本越低,最后转嫁到老百姓身上的成本就会降低;第四,发展一些营养敏感型社会保护方案,像我们中国的低保,制定一些营养敏感型的低保,以支持穷人和那些在各种各样的危机中无法获得营养食物的人。”

如何实现零饥饿?

冯娟表示,报告提出了若干实现零饥饿目标的建议,其中一些是针对当前的新冠大流行而做出的。

冯娟:“第一个就是可以扩大和改进紧急粮食援助和社会保护方案,确保穷人和弱势群体获得营养食品。在今年疫情的情况下,紧急粮食援助和社会保护方案肯定就是比以往更重要了;第二点就是协调行动,提供拯救生命的人道主义援助,避免大范围的饥荒;第三条就是制定贸易和税收政策,保持全球贸易的开放。因为对贸易这一点现在大家可能都深有体会。很多国家的边境都封锁了,然后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的航班,也都停飞了,贸易不能正常进行,这种对物流的限制将造成粮食损失。有一些容易腐烂的食物,粮食送不到,搁在那儿,就造成食物浪费,而且会扰乱各种安全营养食品的加工,生产加工和销售;第四个建议,关注食品价值链中的关键物流瓶颈,以避免不必要的食品成本飙升,特别是确保所有人都能负担既多样化又安全又营养的食品。”

 

一些国家正在制定食品捐赠法并寻求最大限度减少食物浪费的方法。
粮农组织图片/Rhodri Jones
一些国家正在制定食品捐赠法并寻求最大限度减少食物浪费的方法。

 

此外,冯娟指出,各国应制定经济刺激措施,促进适当的复苏,加强粮食供应,尤其是在新冠大流行的影响下,通过政策更好地提高人们的购买力,尤其是对营养食品的购买力。冯娟还特别提到,对小农户给予直接支持,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十分重要。

冯娟:“很多专家也都提出对小农的直接支持,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减少他收获前和收获后的损失,并确保通过商业渠道进入粮食市场。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因为很多粮食系统本身就非常脆弱的国家,主要以小农经济和小农生产为主,讨论农业化和农机生产的相关政策对它们用处不大。”

这份报告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农发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共同编制,旨在追踪全球在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领域的进展。 五家机构的负责人在报告前言中警告,“五年前,全球承诺到2030年消除饥饿、粮食不安全以及各种形式的营养不良,五年后的今天,我们的进展仍然落后于既定日程”,他们呼吁各国以“对人类和地球而言都可持续”的方式,实现全球向健康饮食的转变。

张立,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