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组织探测到单次距离最长和持续时间最长“巨型闪电”

这两个新的“巨型闪电”记录采用了卫星闪电图像新技术进行认证,比之前在美国和法国测得的值增加了一倍多。
气象组织负责维护全球、半球和区域极值官方记录的“天气和气候极值委员会”发现:
气象组织天气与气候极值首席报告员瑟文尼(Randall Cerveny)表示,这些都是单次闪电事件的不寻常记录。环境极端事件是对自然能力所做的实况测量,也是对能够做出此类评估的科学进步所做的现场测评。
他指出,这将为设立有关闪电(包括巨型闪电)范围的界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满足工程、安全和科学方面的考量。
气象组织表示,闪电是一种重大危害,每年都会夺走许多生命。这些发现凸显了公众对带电云层涉及的重要闪电安全的关注。在这种云层中,闪电可以传播到极远的距离(30-30规则--如果闪电和雷声之间的时间少于30秒,请进入室内!并在最后观察到的闪电之后等待30分钟再恢复室外活动)。
此前,单次闪电最长探测距离的纪录是2007年6月20日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出现的321公里。之前的记录和新记录都使用了相同的大圆最大距离法来测量闪电范围。
之前的单次闪电持续时间的记录是2012年8月30日发生在法国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蔚蓝海岸上空的一次闪电,持续了7.74秒。
气象组织之前确定闪电持续时间和范围记录的评估使用的是地基“闪电测绘阵列”网络收集的数据。许多闪电科学家确认,现有的“闪电测绘阵列”所能观测到的闪电规模都有上限。要识别这些极值以外的巨型闪电,需要具有更大观测域的闪电测绘技术。
最近在空基闪电测绘方面取得的进展,为在广泛的地理空间域连续测量闪电范围和持续时间提供了能力。
空基仪器将提供近乎全球范围的全部闪电(包括云内闪电和云对地闪电)的数据。其中包括美洲中尺度对流系统(MCS)雷暴热点地区,即北美的大平原和南美洲的拉普拉塔盆地,这些地区的雷暴动力学特征使特大闪电得以发生。
气象组织天气和气候极端资料档案库保存着与若干特定类型天气相关的全球、半球和区域极值记录的官方记录。目前,该档案馆列有温度、气压、降雨量、冰雹、风和闪电,以及两种特定类型的风暴、龙卷风和热带气旋的极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