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非洲的沙漠蝗虫群已迅速移入西亚,袭击了伊朗和巴基斯坦部分地区的植被,目前正威胁印度的农作物。这是这代人所经历的最严重的一次蝗虫入侵。
秋粘虫是一种破坏玉米的害虫,于2018年从非洲移入亚洲,也已经在整个亚洲蔓延并抵达了澳大利亚。
同时,非洲猪瘟在亚太地区重新出现,并首次在印度被发现。在太平洋次区域也首次发现了非洲猪瘟,该疾病在2018年和2019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生猪生产,在斐济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也出现了确诊病例。
安攀、黄蜂等热带气旋加剧了一些因新冠疫情而不堪重负的国家遭受的破坏。
一个备受挑战的地区面临的多重挑战
为应对新冠疫情而实施的遏制措施给亚太地区数百万人的经济、生活和生计造成了损失,而这些植物病虫害、严重风暴和牲畜疾病融合在一起只会加剧苦难。
粮农组织亚太区域副代表金钟振(Kim Jong-jin)说: “在继续拯救生命并遏制新冠病毒扩散的同时,亚太地区现在必须打一场多条战线和针对各种敌人的战争。”
非洲猪瘟——对人无害,对猪致命,对饲养猪的人造成经济损失
非洲猪瘟已成为亚洲的一个重大问题,该地区爆发了约5000次,最近又在太平洋次区域暴发。粮农组织数据显示,亚太地区占全球生猪产量的50%以上,猪肉是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
该病对猪致命,但对人类无害,中国数百万头猪已因此而死亡和被扑杀。中国最初在2018年和2019年受灾最严重。今年,印度首次发现了猪瘟,因此当局必须应对这一疫情,同时应对新冠病毒和蝗虫的威胁。
沙漠蝗虫——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害虫
沙漠蝗虫会吞噬大量的植被,包括野生植物、树木和草原,但它们也会侵害蔬菜和果树。
仅一群沙漠蝗虫就可以吞噬一整个平方公里,其中包含大约8000万只蝗虫。粮农组织专家估计,除非采取额外的措施来应对蝗虫,否则在即将来临的南亚雨季,蝗虫的数量可能会增加二十倍。粮农组织正在追踪非洲、亚洲和中东的动向。
秋粘虫持续入侵整个亚洲
在许多受秋粘虫影响的国家中,因新冠疫情而实施的限制措施已导致虫害管理活动减少或完全停止。粮农组织已发布指导说明,以帮助各国在应对新冠疫情的同时面对这一挑战。
农民需要大量的支持,通过综合病虫害防治活动对其作物中的秋粘虫进行可持续管理。粮农组织发起了《控制秋粘虫全球行动》,以应对秋粘虫对粮食安全和数百万小农户的生计构成的威胁。
粮农组织继续支持亚太地区成员国
金钟振表示,“粮农组织在这一极富挑战性的时代继续支持我们的成员国应对各种威胁。为了我们自己,并为了子孙后代,我们将共同克服这一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