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针对罗兴亚人的歧视在缅甸法律体系中长期存在

孟加拉国考克斯巴扎尔难民营,罗兴亚男孩从自己居住的的帐篷向外张望。
人道协调厅图片/Vincent Tremeau
孟加拉国考克斯巴扎尔难民营,罗兴亚男孩从自己居住的的帐篷向外张望。

联合国:针对罗兴亚人的歧视在缅甸法律体系中长期存在

人权

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巴切莱特今天表示,针对宗教和族裔少数群体的歧视和排斥,在缅甸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中已经存在了超过半个世纪。解开和理顺这一多方面的人权挑战,需要从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个层面着手,才能找出解决方案。

巴切莱特今天向正在日内瓦召开的人权理事会第43次会议提交了有关《罗兴亚人及缅甸其他少数群体的报告》。这份报告根据理事会相关决议授权,调查分析了包括罗兴亚人在内的宗教和族裔少数群体在缅甸遭受人权侵犯的根本原因。

巴切莱特表示,“缅甸政府积极参与了相关工作,并提供了建设性的内容。”

报告指出,长期歧视和排斥少数群体的法律和政策助长了持续的暴力、极端贫困、剥削和剥夺。该国1982年的《公民法》将大部分罗兴亚人和其他穆斯林视为无国籍者,使这些群体更加脆弱。

此外,“缅甸全国的宗教和族裔少数群体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由军队实施的人权侵犯。”军方防止叛乱的政策和策略,有时会蓄意将平民作为打击目标。此外,宗教和族裔少数群体也遭到民族武装团体的人权侵犯,但程度相对较轻。
 
巴切莱特表示,目前,已有多个国际问责机制针对缅甸境内有关国际罪行的指称启动了调查程序。

报告指出,造成上述人权侵犯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复杂、多面和长期的。缅甸民主制度缺陷、长期的有罪不罚、法治薄弱,以及文职人员缺乏对军队的监督,都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经济利益同样也导致了流离失所、加剧了不平等,使少数族裔社区生存的基本手段遭到剥夺。“性暴力和性别暴力对妇女和女童所造成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尤其严重。”

巴切莱特表示,“从长达数十年的专制向民主过渡所引发的压力和不确定感,也是近期该国仇外情绪和暴力升级的一大原因。”目前,缅甸民众登陆社交媒体的方便程度大大加强,但这同时也使得极端主义和过激的民族主义团体能够更加迅速地传播其思想,煽动仇恨与暴力,加剧社区紧张。

巴切莱特敦促缅甸政府采取行动,应对罗兴亚穆斯林及其他少数族裔社区所遭遇的不断加剧的偏见和仇恨,同时对跨信仰团体和民间社会的行动进行鼓励和支持。

此外,报告还强调了能够帮助缅甸推进多样化和平等,保护宗教和少数群体利益,并最终实现长期和平与和解的其他措施。报告指出,解决少数族裔权利问题,对缅甸结束冲突,建立和平与巩固民主过渡至关重要。“政府需要采取果断措施以确保真正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让文职政府实现对军队的监督。”

同时,缅甸还需改革包括公民权在内的法律和政策。教育改革则有助于塑造全新的国家身份认同,促进多样化与容忍。过渡期正义进程则能够帮助弥合分歧。

巴切莱特表示,“今年的选举、正在进行的有关宪法改革的讨论,以及持续的和平进程都是缅甸直面历史,塑造共同未来的重要机遇。”在多年的压迫和冲突之后,重建一个基于平等、不歧视和彼此尊重的社会,也是该国全面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

巴切莱特重申,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以及联合国系统将协助缅甸政府解决导致少数族裔人权遭到侵犯的根本原因,并将报告中所提出的建议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