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山雨欲来风满楼——美伊对峙升级 各方在联合国呼吁降低紧张局势

1月3日,美国采取“斩首行动”,在伊拉克巴格达机场附近利用空袭将伊朗最有影响力的军事领导人苏莱曼尼打死。伊朗发誓将以牙还牙,进行“让美国为自己的行动感到后悔”的报复。美国随后发出警告,如果伊朗报复,将对其进行不对称的进一步打击。1月7日,伊朗在苏莱曼尼遗体下葬后仅数小时,向伊拉克的两个美军基地发射了至少10多枚导弹。接下来,美国将做出如何反应?伊朗是否还将继续发动类似攻击?一切似乎都处于扑溯迷离的不确定状态之中。至此,海湾地区笼罩在了随时可能发生大规模激烈冲突的阴影之下。在人们寻找答案和对局势发展走向进行猜测的过程中,不免会将目光投向联合国和安理会,密切地注视着各方在这里所做的表态和在幕后所进行的外交磋商、斡旋以及交涉,希望可以找出蛛丝马迹,窥见事态发展的可能走向。请听联合国新闻李茂奇的报道。
12月27日,伊拉克北部城市基尔库克附近一座军事基地遭火箭弹袭击,造成1名美军承包商死亡、4名美军人员受伤。美方指责受伊朗支持的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真主旅”发动了这一袭击。12月29日,美军空袭了“真主旅”位于伊拉克的三处目标和位于叙利亚的两处目标,据报道造成20多人死亡、50多人受伤。伊拉克示威者于是在12月31日对美国驻伊拉克使馆进行了围攻,抗议美军的空袭行动。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12月31日在“推特”上发文指责伊朗策划伊拉克民众冲击美国使馆事件。他表示: “伊朗将对此承担全部责任,并将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接下来,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导致局势急转直下的一幕:1月3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被许多人称为伊朗第二号实权人物的卡西姆·苏莱曼尼在乘机抵达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后遭美军定点空袭身亡。
苏莱曼尼遇袭身亡后,包括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在内的伊朗领导人纷纷表示将对美国实施强硬报复。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侯赛因·萨拉米少将4日称,美国将要为其所做的一切感到痛苦和后悔。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同一天通过推特警告伊朗,若美方人员或设施遭到袭击,美方将对包括具有文化意义的52个伊朗目标实施迅猛打击,据报道选择52个目标是因为这代表着当年德黑兰人质危机中被伊朗扣押的52名美驻伊使馆人员。
面对美伊两国剑拔弩张、战争似乎一触即发的局面,国际社会纷纷发出呼吁,希望紧张局势得到缓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1月6日来到安理会会议厅前向记者发表谈话表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正处于“本世纪最高水平”,他呼吁停止局势升级、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重新开始对话、恢复国际合作。
古特雷斯: “新年伊始,世界已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我们生活在一个危险的时代,动荡正在加剧…一系列紧张事态正导致越来越多的国家做出无法预料的决定,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和严重的误判风险…让我们不要忘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痛苦,和往常一样,普通人付出代价最高,避免战争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伊朗政府1月5日宣布进入中止履行伊核协议的第五阶段即最后阶段,放弃伊核协议中的最后一项关键限制,即“对离心机数量的限制”。作为对美国在2018年5月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的反制,自2019年5月起,伊朗已先后分四个阶段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
1月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约翰逊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发表一项联合声明,呼吁伊朗不要采取进一步的暴力行动或扩散行动,并敦促伊朗撤销所有不符合有关伊朗核协议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的措施。三国表示,随时准备继续与各方接触,以帮助化解紧张局势,恢复该地区的稳定。
作为盟国,美国自然希望英、法、德三国在与伊朗的对峙中坚定地站在自己一边,但围绕苏莱曼尼遇袭身亡这一事件,三国在表态中似乎始终与美国保持一定的距离,以至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抱怨说,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没有从这三国那里获得它所期望得到的支持。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尼古拉·德里维埃(Nicolas de Rivière)在1月3日苏莱曼尼遇袭身亡当天在纽约总部接受记者提问时不愿过多评述空袭事件,只是强调需要降低紧张局势。
德里维埃:“我们呼吁缓和紧张局势。这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我们需要降低紧张局势。我们需要该地区的稳定,我们将鼓励各方努力进一步缓和局势。”
苏莱曼尼遇袭身亡发生时,英国首相约翰逊正在休假,在事件发生后的两天里,一直是外交大臣拉布在代表英国政府就此事件表态。在美国的抱怨声中,拉布似乎逐渐加强了对美国支持的语调。他曾表示,对于美国采取的“猎杀”行动表示理解并认为美国此举是在捍卫“自我防卫”的权利。
约翰逊在1月5日返回伦敦后发表一项简短声明,表示不会为苏莱曼尼的死亡感到悲痛,称其应对成千上万平民和西方人士的死亡负责。约翰逊呼吁伊朗不要采取报复行动,但他并未呼应拉布有关对美行动表示理解和进行自卫的说法。
英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乔纳森·艾伦(Jonathan Allen)1月6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不愿对苏莱曼尼事件发表太多评论,只表示:安理会目前没有准备召集会议、讨论美伊问题的计划。
乔纳森·艾伦:“我们没有计划召开这样的会议。我只想让你参照约翰逊首相昨天说过的话。他呼吁各方缓和局势,这一信息得到了由约翰逊首相、马克龙总统、默克尔总理发表的欧盟三国声明的呼应。约翰逊首相在周日还说我们不会为苏莱曼尼表示悲痛。”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苏莱曼尼在中东海湾地区对扶植支持伊朗的力量做了大量工作,尤其在向叙利亚阿萨德政权提供支持、使其至今仍未被颠覆方面“功不可没”。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贾法里(Bashar Ja'afari)1月6日在向记者发表谈话时将美国的空袭行动称为“懦弱的暗杀行为”。
贾法里:“阿萨德总统写了两封信:一封给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另一封写给鲁哈尼总统。阿萨德总统在这两封信中谴责了暗杀苏莱曼尼将军的行为。这是在一个外国的领土上针对一个外国国民的公然暗杀和侵略行为。令人遗憾的是,美国这一强国在使用黑帮的做法杀人。这就是为什么叙利亚政府最强烈地谴责导致苏莱曼尼将军殉难的罪恶侵略行为。别忘了,苏莱曼尼将军是乘坐民用航空飞机抵达一个友好国家伊拉克的民用机场时被杀害的。这使得美国人更难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叙利亚警告这一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1月6日发表一项声明,感谢27个联合国会员国公开表态反对12月31日被其称为“伊朗策划的对美国驻巴格达大使馆的袭击”。声明说,这些国家明确承认一个东道国根据1961年《维也纳公约》保护外交和领事馆舍的义务的重要性。
声明表示,这些国家的言论与联合国安理会因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常任理事国不允许发表声明而保持沉默形成鲜明对比。声明说,不允许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强调外交和领事馆舍不可侵犯的最基本声明,再次使安理会的信誉受到质疑。对此,向美国表达支持不应具有争议或需要鼓起勇气才能做到。
声明表示,正如美国已经表明的那样,它不会容忍对美国人员和设施的袭击,并将果断做出反应,保护自己的利益、公民和盟友。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月3日在苏莱曼尼遇袭身亡后曾表示,一个联合国会员国在第三个主权国家领土上清除另一个联合国会员国官员的行动公然违反了国际法原则,理应受到谴责。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涅边贾(Vassily Nebenzia)1月6日就美国指责其阻扰安理会通过谴责袭击美国驻巴格达领馆行为的声明做出以下解释。
涅边贾:“作为一项原则,我们强烈谴责对世界任何地方任何大使馆的任何袭击,无论它是哪个国家的大使馆。我们强烈谴责对美国驻巴格达大使馆的袭击。当1月3日的空袭在巴格达机场发生时,安理会的主席声明几乎已经准备就绪,至少我们和美国对案文已经达成共识。但现在不考虑和忽视随后在巴格达机场发生的空袭事件,不将这一事件纳入整个背景进行考虑是不可能的,我们表示我们可以对安理会的主席声明做出修改,但这些修改肯定不会被我们的美国同事接受。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声明未获得通过,是因为在此之后背景发生了变化。”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月6日在安理会会议厅前向媒体发表谈话表示,中东海湾局势仍然非常敏感、脆弱,甚至危险,中方对此深表关注,当务之急是防止局势升级、失控。中方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正在为此积极开展外交行动。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已密集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和伊朗外长扎里夫等通电话,致力于维护该地区的和平稳定。
张军:“中方反对在国际关系中滥用武力,美国的单边军事冒险行为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我们敦促美方不要滥用武力,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同时,伊拉克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尊重。”
张军表示,安理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国际社会包括安理会应为缓解当前局势作出努力。中方注意到伊朗常驻代表已致函安理会主席,要求安理会密切关注美有关行动并负起责任。中方愿就此与各方保持密切沟通,秉持公正客观立场,维护国际法和公平正义,维护中东海湾地区的和平稳定。
关于美国推动安理会就美国驻伊拉克使馆遇袭发表主席声明一事,张军表示,中方绝不接受美方指责。中方坚定支持根据国际法保护各国驻外机构的安全。美国的单边军事行动导致地区局势发生急剧变化。安理会采取的行动应反映最新局势发展,有利于防止紧张局势升级。
李茂奇,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