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发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华40周年纪念明信片

这枚明信片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设计总监王虎鸣设计。
17色的圆环代表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间热气腾腾的碗代表其中的第二个目标“零饥饿”,到2030年实现“零饥饿”也是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工作重点。
金色的长城代表中国,与彩色圆环相映生辉,体现了中国与世界粮食计划署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显示了中国在消除饥饿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整体设计寓意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不断得到加强,为全人类造福。
世界粮食计划署成立于1961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道主义援助机构,通过开展救济、灾后重建和发展项目每年为80多个国家的9000多万人提供粮食援助。
1979年,世界粮食计划署进入中国开展工作,当时中国还有三分之一的饥饿人口。世界粮食计划署通过以工代赈实施的项目涉及灾后重建、农田灌溉、水土保持、流域治理、防护林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到2005年,世界粮食计划署在中国成功实施了70多个扶贫和灾后重建项目,累计向中国提供380万吨粮食,价值10亿美元,使3000万人直接受益。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贫困人口的减少,中国从受援国变成了援助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
目前,世界粮食计划署在中国开展创新性项目,配合中国政府进行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同时,世界粮食计划署积极在中国开展资源募集并将中国在农业农村发展和扶贫方面的杰出经验分享给其它发展中国家,帮助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零饥饿”。
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表示,明信片虽小,却承载了40年沉甸甸的历史。
他说:“1979年,世界粮食计划署进入中国的时候,还有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吃不饱,我们提供粮食援助、在各地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中国消除饥饿和贫困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希望通过明信片这种载体,让人们回忆起那段历史,同时也推动我们和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实现全球的零饥饿而努力。”
从19日起,中国全国邮政网点将同步出售该纪念邮资明信片。
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办事处邀请人们转发、评论和点赞该署的微博和微信文章,并将抽取若干名幸运者,获得由世界粮食计划署亲善大使李宁亲笔签名的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