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举行安理会扩大问题年度辩论  四国集团和“团结谋共识集团”分歧依旧

联大第74届会议第33次全体会议就关于安全理事会席位公平分配和成员数目增加问题举行年度辩论
联合国图片/Eskinder Debebe
联大第74届会议第33次全体会议就关于安全理事会席位公平分配和成员数目增加问题举行年度辩论

联大举行安理会扩大问题年度辩论  四国集团和“团结谋共识集团”分歧依旧

联合国事务

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Christoph Heusgen)代表由日本、德国、巴西和印度组成的四国集团今天在联大有关安理会改革的会议上表示,拖延安理会的改革,有可能使这个机构失去其权威地位和其所做决定的合法性。

 

霍伊斯根在题为“安理会席位公平分配和成员数目增加问题“的年度辩论上发言表示,只有设法改革安理会,才能阻止它变得过时。安理会成员的扩大----特别是非洲代表性的增加和提高----将使它能够保持信誉,并为和平解决今天的国际危机创造必要的政治支持。

他指出,迄今为止,尽管绝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都要求进行文本谈判,但我们仍未成功地接近这一谈判。他强调,我们需要一个有代表性的联合国安理会来帮助人们恢复对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信心——尤其是在当前这一充满考验的时刻。

 

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克里斯托弗·霍伊斯根在大会第七十四届会议第三十三次全体会议上就安全理事会席位公平分配和成员数目增加问题发言
联合国图片/Eskinder Debebe
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克里斯托弗·霍伊斯根在大会第七十四届会议第三十三次全体会议上就安全理事会席位公平分配和成员数目增加问题发言

 

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存在着几种主要力量:由日本、德国、巴西和印度组成的“四国集团”;非洲国家集团;由意大利、巴基斯坦、韩国和墨西哥等国组成的反制“四国集团”的“团结谋共识”集团;以及注重问责、一致性和透明度等联合国工作方法的“小国集团”。

意大利常驻联合国代表马里亚安杰拉·萨皮亚(Mariangela Zappia)代表“团结谋共识集团” 在年度辩论上发言表示,“团结谋共识集团”支持增加发展中国家、非洲、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小国在安理会的代表性。

她指出,去年确定的广泛共识包括:增加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得到所有会员国的支持,是推进安理会改革的共同基础;所有成员国都同意,席位的扩大应该有利于世界代表性不足的地区,特别是非洲;越来越多的会员国反对将否决权扩大到其他国家,而是支持限制或废除否决权。

她表示,全面改革安理会的努力仍在进行之中。只有通过一个考虑到所有会员国声音的透明进程,才能共同确定一条协商一致的改革道路。只有通过协商一致,才能建立一个有效运作的合法的安理会。

萨皮亚表示,众所周知,迄今为止,一些障碍阻碍了有意义的改革的实现。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现在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使人们分裂的高墙上,而是应当放在本着灵活和妥协精神而逐渐延伸的桥梁之上。

 

意大利常驻联合国代表马里亚安杰拉·萨皮亚在大会第74届会议第33次全体会议上就安全理事会席位公平分配和成员数目增加问题发言
联合国图片/Eskinder Debebe
意大利常驻联合国代表马里亚安杰拉·萨皮亚在大会第74届会议第33次全体会议上就安全理事会席位公平分配和成员数目增加问题发言

 

安理会在1945年建立时理事国为11个,包括英、美、法、俄、中五个常任理事国。当时的联合国会员国为51个,与安理会成员国的比例为4.63:1。随着联合国会员国的增加,1965年12月11日,联合国大会根据之前批准的宪章修正案,经选举新增了4个非常任理事国,使安理会成员达到15个国家,至此,安理会成功实现了第一次扩大改革。当时的联合国会员国为112个,与安理会成员国的比例为7.47:1。从那以来,联合国会员国的数目继续迅猛增加,到现在已经达到193个,但安理会成员的数目仍然未变,这样就使两者之间的比例加大到12.87:1。在这样的背景下,扩大安理会的规模、对安理会进行改革便成为世人瞩目的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然而如何进行改革、以多大的规模进行扩大,会员国之间存在着巨大分歧。

关于安理会改革的讨论目前围绕五个主要问题进行:新增安理会成员类别、否决权、区域席位分配、扩大后的安理会规模以及安理会工作方法问题。2009年2月联大决定启动有关安理会改革的政府间谈判,将安理会改革进程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谈判主席也就安理会改革的各方立场提交了报告,一些国家认为,已经形成了关于安理会改革的谈判“文本”。但另一些国家则认为,所谓“文本”只是一个对目前各种方案的归纳,包含了各种有争议的建议,而且也没有得到所有会员国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