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伊俄抗议美国“拒签” 联合国裁军委员会会议“停摆”三天

联大第一委员会负责解决裁军和国际安全问题,堪称联合国的核心支柱。今年,委员会要在短短28天的时间里,就61项决议草案进行磋商,涉及核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外层空间、国际裁军机制以及国际和平与安全等多个领域。
10月3日,会议第一天的安排——“通过议程、工作方案和时间表”,本该是最没有争议的环节,然而来自玻利维亚的委员会主席索利斯(Sacha Llorenty Soliz)刚刚宣读完议程内容,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波利扬斯基(Dmitry Polyanskiy)就提出了推迟议程通过的请求。
波利扬斯基:“俄罗斯提议推迟对会议议程和工作方案的通过...... 俄方的一些专家没有获得入境美国的签证,使俄方代表团陷于无法有意义地参与本届大会第一委员会工作的境地。”
波利扬斯基表示,美国拒绝向俄罗斯代表发放签证的问题由来已久,今年已不止一次地影响到了俄罗斯代表团的工作,俄方已在各层面就这一问题进行交涉,然而均未取得成果。
波利扬斯基:“本届联大高级别会议期间,拉夫罗夫外长在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会晤时就提及了签证问题,当时美方向我们承诺,这一问题背后绝无任何恶意的企图,而是由于‘技术故障’,一定能够得到解决。此外,我们也向联合国秘书处以及东道国关系委员会做了详细交涉。但不幸的是,美方再次对其所应当履行的责任,对俄方以及对在座的诸位显示出最大程度的无视。”
波利扬斯基援引1947年签署的《联合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关于联合国总部的协定》(以下简称《总部协定》)第四条的相关规定指出,美国对于所有往来联合国总部的过境权“不应加以任何阻碍”,在相关人员需要护照签证时,“应从速免费发给”,且不论该人员本国与美国政府之间的现有关系如何,“一律适用”。
波利扬斯基表示,俄罗斯绝对不会容忍美国公然利用签证阻挠成员国代表参加联合国会议的行为,在签证问题解决之前,应暂缓开始会议议程。
波利扬斯基:“作为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是一项殊荣,是在美国同意遵守《总部协定》的基础上才授予美国的。华盛顿没有任何理由单方面阻挠成员国代表参加联合国所主持的活动。在‘签证问题’悬而未决期间,俄方建议会议进入‘技术暂停’或‘程序暂停’,暂时转为非正式磋商,只要整个俄罗斯代表团无一例外地顺利获得签证,我们就能立即重新开始正式会议。”
波利扬斯基表示,假如美国仍然拒不履行其应尽的责任,那么各成员国代表就应当考虑将第一委员会会议转往他处举行。
波利扬斯基:“我相信在座的诸位都会同意,俄方所经历的不仅仅是一连串的偶然事件,而是美国蓄意不履行职责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一个选择,为了确保能够有机会在最重要的裁军与安全问题上开展讨论,为了让第一委员会及联合国裁军委员会的工作正常化,俄方认为,应当考虑将2020年的会议移师美国之外的地点举行,比如日内瓦或维也纳。俄方随时准备在本次会议期间就这一问题进行磋商。”
伊朗代表巴鲁吉(Heidar Ali Balouji)也表示,今年联大高级别会议期间,伊朗代表团有多达58名外交人员未能获得签证,美方给出的理由也是所谓的“技术问题”,伊朗通过各种渠道向美方进行交涉的努力也未能获得任何回应,因此伊朗支持俄罗斯有关暂缓通过议程的请求。
叙利亚、古巴和尼加拉瓜代表也陈述了本国在签证问题上所遇到的困难,并对俄罗斯的请求表达了支持。
美国代表对此回应表示,第一委员会不是讨论签证问题的适当场合,俄罗斯不应以签证问题为由扰乱会议的正常进行。
美国代表:“第一委员会的组织会议不是提出此类问题的适当场合,适当的场合应是联合国东道国关系委员会......美国一贯严肃对待其作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的责任,每年为数千名个人颁发签证,使其能够为联合国服务,或是参加联合国主办的活动。以俄罗斯为例,今年联大期间,美国共向俄方代表团发放了160多张签证。对于俄方选择以签证问题为要挟,阻止第一委员会开展工作的行为,美方深表遗憾。”
波利扬斯基则表示,美国不应将会议无法顺利开始的责任转嫁到俄罗斯头上。
波利扬斯基:“现在不是俄罗斯不给美国代表发签证,是美国不给我们发签证。不要夸夸其谈说发了160多张签证,所有申请的签证都应该颁发,而且不是出于善意施舍,而是基于《总部协议》中的规定。这是我们的权利!”
面对这样的局面,委员会主席索利斯显得非常无奈。
索利斯:“显然,以这种方式开始第一委员会的工作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主席团将暂时休会,与秘书处、法务办公室,以及相关代表团进行磋商,希望能够达成共识,尽快通过会议议程。”
然而,尽管主席团付出了许多努力,成员国代表也在此后的两天会期内进行了持续的讨论,但共识仍然迟迟未能达成。10月8日,会议的第三天,伊朗和俄罗斯提出了中止会议的动议供各成员国投票表决,最终获得16票赞成、78票反对和31票弃权,未能得到通过。
中国投了赞成票。当天出席会议的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傅聪在投票结束后解释了中方的立场。
傅聪:“中方对部分国家代表团在签证方面遇到的困难表示理解和同情。因此,对伊朗和俄罗斯的提案投了赞成票。中方认为,有关国家应该忠实履行与联合国签署的东道国协议,以及《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义务,为各国参会代表团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事实上,除了俄罗斯和伊朗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国家也不同程度地面临同样的问题,这一现象令人关切,我们敦促相关国家,采取切实措施,妥善解决这一关切,同时我们也希望联合国秘书处,积极开展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应有的努力。”
最终,各成员国按照主席索利斯的建议,先通过了一部分会议议程,以便尽快开始工作,将签证问题暂时搁置,在第一阶段工作结束后再重新进行讨论。目前,第一委员会的会议仍在进行,而隶属于法律事务委员会(第六委员会)的东道国关系委员会会议则将于11月11日召开。
1988年,里根政府曾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向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颁发签证。联合国东道国关系委员会通过决议对这一行为提出谴责。该项决议几乎获得全票通过,仅有美国和以色列两票反对及英国一票弃权。
钱思文,纽约联合国总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