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侧记——保护绿水青山 蓝天碧海 中国青年在行动
2019年9月23日,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在这一峰会召开前两天,还组织了一场“全球青年气候峰会”。联合国新闻借此机会对参加峰会的一些中国青年代表进行了采访,请他们讲述了自己采取气候和环保行动的故事和参加此次峰会的感想。请听李茂奇的报道。
一千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代表9月21日齐聚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了首次在联合国举行的“青年气候峰会”。在这些代表当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中国青年的身影。
我们首先邀请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的潘颖婷介绍了此次中国青年代表的参会情况。
潘颖婷表示,为了鼓励更多中国青年和青年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全球气候行动贡献青春力量,全国青联面向青年环保组织和志愿者开展了环保案例线上征集活动,经过专家评审,选出了一些值得推广借鉴的青年环保行动和项目。这次呈现给青年气候峰会的便是诸多环保案例的几个突出案例。
保护母亲河行动:青少年生态环保事业二十年传承
潘颖婷告诉我们,1999年初,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联合全国绿化委员会、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共同发起实施了大型群众性生态环保公益活动——保护母亲河行动。这一行动共筹集资金近6亿人民币,建设了5700多个示范工程,总面积达34.7万公顷,吸引近7亿青少年参与各类生态环保宣传实践活动。
潘颖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是带着这句话过来参会的。同时我们也把这句话的理念推广到联合国这次会议上,得到了世界各国青年的认同。虽然说,我们这次来参加会议的青年人数比较少,但是可以从这一次会议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青年对于环境保护这个议题的重视和热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绿色创新项目组:建设绿色校园
2012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师生通过校园资源整合与社会专家引入,成立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绿色创新项目组,针对绿色校园建设开展具体研究,涵盖垃圾分类回收、节能节水、蓝色碳汇、园林规划等方面。
该项目的负责人白煜琦表示,绿色校园建设在多个环保创新领域进行了较深层次研究,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环境;与多所国内外高校、环保组织开展定期交流合作,为绿色校园建设树立了榜样。他表示,这次来参加青年气候峰会的最大的感受就是增加了信心,也感受到了更多的创新性。
白煜琦:“绿色校园建设涵盖绿色生活、绿色建筑、绿色饮食等方面。我们认为绿色校园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途径。为什么是丰富多彩呢?因为既有趣而生动,而且对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一系列的环保创新活动使学校数万名师生受益,并且极大地改善了校园环境,而且师生在改善校园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校园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益处。他们感到十分的鼓舞,十分的开心,所以他们会不断地为此而付出努力。因此我认为绿色校园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去跟我们学校,我们各个高校,国内外的一切组织去学习、去建设。我相信一个美好的地球未来正在等待着我们。”
无水清洁:科技拯救淡水资源
2014年,江苏省青联委员、南京联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少波与志同道合者朱心涵一起组建了一支以青年人为主的“无水清洁”项目团队。其成员大多具有材料学、生物技术、商学、计算机等专业背景。2016年,项目组根据鱼鳃粘液自净原理成功研发出一种无水清洁汽车的新型技术。不用一滴水,只需400ML洗车溶液、15分钟就能清洁一辆车,颠覆了传统洗车模式。这项技术获得了3项中国国家级发明专利,让汽车清洁变得轻松简单,降低了洗车过程中的淡水资源耗废,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由于无水清洁的劳动力成本较低,也让“产品+服务”的商业模式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从而创造劳动岗位、带动青年就业。
孙少波表示,青年人在采取气候行动中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孙少波:“世界已经看到了我们年轻人在环保行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知道了我们年轻人的力量才是世界的未来。能源环保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改变气候问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而我们年轻人正是世界的未来。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所长,发挥自己发散性的思维,来为环保事业做出我们自己所能贡献的力量。”
沙地回归草原 润物细细无声
万晓白是吉林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秘书长,自2000年起带领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在科尔沁沙地边缘地带从事沙化草原的生态修复工作。19年来,协会在通榆县境内环保工作区域达6000平方公里,注册志愿者1100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414万7200小时。协会坚持以恢复草原原生物种为主、谨慎引进外来物种为辅的生态修复原则,恢复乔灌草三位一体的生态立体景观,建立防风固沙生态屏障,阻止科尔沁沙地东扩,保护优质耕地和自然村落。
截至2019年6月,协会建立了生态沙化草原共5000亩的修复区;使原生植被覆盖率达到60-95%,回归野生动植物达到300余种;栽种成活防风用杨树3万棵,保护恢复野生榆树及杠柳400亩。物种及其数量的增加,增加了草原的固碳功能,每年可固碳500吨。
万晓白表示,地球的环境在日益恶化,海平面上升,大火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参加此次青年气候行动峰会,和各国环保领域的青年代表交流,她更理解了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更多的行动者积极参与的意义。
万晓白:“我这次带来的是基于自然的气候行动解决方案。我们从事的是尊重自然、基于自然、保护自然的一项很漫长的环保工作。我们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找回了这样的一处温带草原。我们环保领域需要更多的行动者,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我们的美丽地球家园。”
湖南省护鸟营:九年逐梦,守护候鸟
2013年,中国第一个地区性候鸟保护网络——湖南“候鸟守护者”行动网络成立,来自省内的13家志愿者团队和40余名候鸟守护者成为第一批民间候鸟保护力量。截至今日,湖南省护鸟营为候鸟守护创建的“省级护鸟营——县级护鸟营——村级护鸟队/候鸟守护站——候鸟守护者”四级行动网络一共有31个护鸟营、14支村级护鸟队、11座候鸟守护站,119名省级候鸟守护者,3000余名在地候鸟守护志愿者。
湖南省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项目副总监盛凯表示,随着湿地生态系统的改善和候鸟守护者的努力,洞庭湖的候鸟种类已由10年前的200多种增加至300多种,候鸟数量每年比上年同期增加近10%。他表示,近几年, “候鸟守护者”行动网络的模式已开始向江西、青海、广东等地复制推广。在青年人当中,保护环境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盛凯:“在青年人当中保护环境的意识虽然存在,但是普遍性、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还有待加强。我们不仅自己在做,而且我们还要去主动地去号召、去带动更多的青年人参与进来。从宣传新的口号号召,到我们身体力行,去参与到保护的事业当中来。”
富群:社区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北京富群社会服务中心是一家专业的环保公益组织。作为全国青年环保组织联盟发起组织和副理事长单位,北京富群积极探索青年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创新模式,连续五年在三江源和北京等地区推动与实践社区“共建共管共治共享”创新机制。在“亚洲水塔”三江源,富群通过社区共管推动当地社区参与自然保护,形成以当地人为主体的保护和发展框架,3个示范村的工作成果已纳入三江源国家公园政策中。
北京富群社会服务中心负责人余惠玲表示,在过去几年,富群在中国的26个社区和13所中小学推动低碳社区和绿色学校的建设,通过参与式的生态环境教育和社区共管来带动社区充分发挥他们的本土智慧,去回应和解决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余惠玲:“我们看到这些社区的行动在影响着未来一代。从2007年开始,北京福群和北京林业大学共同发起了绿色长征行动,至今已经有一百多所高校的一万多名大学生利用暑期实践深入社区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他们走进工厂宣传如何利用技术创新来节能减排,他们也走进自然保护区,去发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并将这些民间的环保智慧向公众进行传播,为美丽地球家园尽一份责任。我很高兴联合国气候大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向世界去讲述我们的行动故事,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行动起来,守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李茂奇,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