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国际合作是世界气象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访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

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2017年在北京参加首届“一带一路”高级别论坛。
世界气象组织外联部
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2017年在北京参加首届“一带一路”高级别论坛。

【专题报道】国际合作是世界气象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访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

气候变化与环境

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前身是国际气象组织(IMO),成立于1873年,是联合国系统中仅次于国际电信联盟的资格最老的国际组织。该组织中国籍的助理秘书长张文建7月中旬从日内瓦赶到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一系列重要会议,联合国新闻利用这一机会对他进行了专访,请他就该组织所从事的工作以及中国与世界气象组织的关系发表了看法。请听李茂奇的报道。

7月18日,联合国纽约总部大楼内异常繁忙,参加经社理事会高级别政治论坛的代表不断从一个会场走向另一个会场,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是这川流不息人群当中的一员。虽然会务缠身,他还是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邀请,来到联合国新闻的演播室,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我们的话题从世界气象组织的历史谈起。张文建告诉我们,世界气象组织的前身是国际气象组织,成立之初并不是一个政府间的组织,而是一个由主要国家气象局局长组成的联盟。

张文建:“我们比国际电联的成立日期晚了几年,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它是老大,我们是老二。这里存在着继承上的联系。由于有了全球电报,国际之间就可以相互交流气象资料,有了气象资料交流,我们才知道全球的天气是什么状况。否则的话大家都相互分离,资料无法传递,无法交换。正是有了这种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认识到,大家可以在一起合作,相互交流气象资料,看到大范围的天气信息,实时做出预报和预警。于是,在1873年,召开了第一次世界气象大会,国际气象组织也应运而生。1950年,气象组织决定将该组织升格为政府间组织,随着《世界气象组织公约》的通过并得到各国批准,世界气象组织宣告成立。1951年,世界气象组织正式加入联合国,成为联合国的一个特设机构,代表联合国系统官方关于天气、气候、水及其相关环境的权威声音。”

 

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合影
世界气象组织外联部
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合影

 

张文建表示,人们一般都会将气象理解为天气,实际上气象这个词涵盖了天气、气候、水和相关环境领域,是一个大的广泛的概念。起初,人们认为天气的范畴就是天气好一点、坏一点、冷一点、热一点,如刮风下雨就打伞,但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气象对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天气、气候、水作为人类发展的自然环境要素,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张文建:“世界经济论坛每年都发表全球风险报告,该报告从全球经济的角度得出结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跟其他因素相比都是最高的。世界气象组织近年来一直在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同天气气候之间的关系以及全球的天气气候灾害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019年3月,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共同发布了《2018年世界气象状况报告》。 古特雷斯秘书长说,这份报告无疑对全球对气候变化有怀疑态度的人敲了一次具有现实意义的警钟。气候变化已经在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次报告发表后,古特雷斯秘书长任命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教授为气候变化行动峰会科学组的负责人,责成他从科学、技术和事实的角度,对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社会及其各个方面造成的日益严重的影响进行评估。”

在气候变化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近年来发表了数份振聋发聩、具有深远影响的报告。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一委员会的坚强后盾就是世界气象组织。该委员会由世界气象组织同联合国环境署(UNEP)在30多年前共同建立并在其后的发展中给予了巨大支持。张文建表示,该委员会在去年发表的关于气候变暖升温1.5度的报告为世人再次敲响了一记警钟。报告表示,我们距离实现全球变暖1.5度的目标并不遥远,如果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将会大大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与上升两度或2.5度、甚至是3度相比,上升1.5度,人类还可以管控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但如果超过1.5度,很多情形将超出人们的想象。

张文建告诉我们,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还委托撰写了《世界冰冻圈报告》,《全球海洋报告》等其他文献。《世界冰冻圈报告》显示,气候变化对冰冻圈和水资源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号称亚洲的水塔。如果气候变化对亚洲水塔的影响在将来造成水资源的不稳定,无疑将对人口众多的亚洲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70%的地球表面是海洋,90%的全球变暖效应会被海洋所吸收,吸收后会加速海洋的酸化,海洋酸化后会对许多生态系统造成影响。世界气象组织正在和教科文组织一道启动一项海洋10年计划,从2021年至2030年对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这也是明年联合国第二届海洋大会重点关注的议题。张文建此次前来纽约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参加联合国第二次海洋大会的筹备工作会议。张文建告诉我们,除此之外,在纽约期间,他还将参加联合国减灾防灾高级别工作组会议。

张文建:“2017年,在加勒比海地区两周内接连出现三次超级台风,2017 年经济损失达到3300亿美元,3300亿美元当中只有45%上了保险。因此世界气象组织也在致力于减灾防灾工作,使得大家能够预防、减少这种灾害,包括人员死亡。今年热带气旋“伊代”在南部非洲登陆,给莫桑比克、马拉维和津巴布韦造成超过1000的人员死亡和巨大经济损失,世界气象组织专门向当地派出人员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如何在未来建立一种机制,利用新技术和政府的协调能力,向不发达国家提供防灾减灾帮助,以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减小到最低程度。”

世界气象组织近年来一直在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同天气气候之间的关系以及全球的天气气候灾害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

世界气象组织成立以来,特别是从1963年启动全球天气监测计划以来,全球天气预报准确性越来越高,预报的时段越来越长。三天到五天预报的可靠度已经达到90%,七天到两个星期预报的可靠度也越来越高。张文建表示,这都是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协调和促进国际合作的功劳。

张文建:“如果没有世界气象组织,大家还处于分离状态,没有一个全球合作的机制的话,任何一个国家,不管它有多大,都不可能做出超出一天的预报。由于大气流动的本性,世界气象组织的合作不是人为形成的,而是自然的业务需求驱动大家走到一起,这是世界气象组织的一种特色文化,就是大家像一个大家庭。大家每分每秒都在无偿地准时交流气象资料。世界气象组织通过设置大的气候气象项目,将数据的标准化、观测的标准化和服务产品的标准化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这样的一种全球协作建立在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在实施业务的基础之上,作为一个大家庭和团体开展合作,交换按照规定的标准所制作的观测资料,然后进行数据管理,进行大型计算机的处理,最后产生一种模式的输出,这一模式输出具有很强的科学技术含量。如果没有这么多世界科学家的合作,光有数据,同样你也做不出非常高可靠度的天气预报。事实上,各国和各个组织都在从这一天气预报中获益。”

张文建表示,中国是气象组织的发起国,从一开始,中国就认识到世界气象组织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世界气象组织工作的力度的广度越来越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认可。2008年,中国对世界气象组织的财政贡献大概是3.8%,当时的排位大概在第11位,而后每年排位都提高两位,现在中国排在第三位。按照联合国从2020年开始的新的缴纳标准,中国已超过日本,跃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会费增加的部分就有280万美元,总贡献约为800万美元。在教育培训方面,中国每年为非洲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奖学金,这在世界气象组织会员国当中也名列首位。除此之外,中国在气象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日益成为世界气象组织不可多得的财富。

张文建:“最近几年,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服务的理念及其社会经济效益为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树立了典范,甚至发达国家都要从中国的经验中汲取营养,例如中国超强的服务超前意识和全国布局的气象服务体系等。中国气象局一直是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的成员。世界气象组织在全球有193个成员,而执行理事会成员只有37个,亚洲只有六个席位,但中国一直是执行理事会成员。每年,中国都会利用召开执行理事会的机会,利用自己的经验和实力,为世界气象组织的发展建言献策。中国在世界气象组织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得到认可。世界气象组织的全球空间计划有七个卫星是由中国支持的,是世界气象组织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提供静止和极轨业务气象卫星的国家。中国对全球卫星观测系统的贡献也是最大的。中国全国有200多部雷达,有2000多个国家级的台站,这些数据都是全球预报和监测必不可少的工具。中国在业务和技术方面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

张文建于2008年加入世界气象组织,任观测与信息系统司司长和空间计划主任。在此之前,他是中国气象局的副局长。主修卫星气象学并获得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理学硕士学位和北京大学博士学位的他,在中国气象局工作的岁月里可以说“战功卓著”;支持开展了中国气象现代化的战略研究和计划,领导制定了中国气象卫星计划十年(2000-2010年)计划并负责监督其实施,包括风云二号(地球静止卫星)和风云三号(极轨)卫星的开发及运行。

 

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管理小组成员:秘书长塔拉斯(中)、副秘书长玛娜妍科娃和助理秘书长张文建。
世界气象组织外联部
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管理小组成员:秘书长塔拉斯(中)、副秘书长玛娜妍科娃和助理秘书长张文建。

 

加入世界气象组织后,由于工作出色,张文建于2016年6月被提拔为助理秘书长。他表示,加入世界气象组织后,他同中国气象局的联系从来就没有间断过。他不但关注中国气象局的工作,同时通过各种各样的机会来传达世界气象组织的理念,并使中国的理念在世界气象组织当中发挥引领作用。他表示,世界气象组织需要中国的先进经验来引领,这使得中国职员在世界气象组织的协调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张文建表示,祖国的发展,特别是近40年在改革开放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对于中国人走向国际舞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文建:“搞自然科学的人知道,在数学中讲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作为必要条件,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首先必须要努力学习,你要具有很强的专业本领和素质,因为在联合国的这一国际舞台的任何一个岗位,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以科学和技术为主要业务的组织,你要有一个专业方面非常强,你要让别人信服你是本领域具有高超的专业素质的专家和高手,这个必要条件是你在世界气象组织这样的专业化国际组织中立足之本。。虽然我们的任务是组织各国进行科学技术合作,但首先你要有资格来说我可以同世界顶尖的技术高手对话,你能够深入地理解专家们的想法,同时也让大家可以了解你的想法并引领大家达成共识,通过你的实际经验和常年的专业知识积累、对包罗万象问题的认识,让大家承认秘书处的人还是非常称职的。但是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这是一个必要条件,但我更想强调的是,我在世界气象组织12年的工作经验表明,祖国的强大和对中国国际职员的支持才是充分条件!这种支持给中国职员带来越来越强的信心。祖国作为我们的强大后盾,支持你在联合国体系中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这一点非常重要。”

张文建表示,走向国际舞台,还要充分地考虑到多元文化。因为这是一个国际舞台,你要使你的想法和做法被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所接受,就要学会在日常工作中对员工和同事们更多的鼓励和认可,以及在非原则问题上的包容和妥协。

张文建告诉我们,世界气象组织目前正在进行改革,这一改革围绕三个加强:一是加强世界气象组织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对接;二是加强内部的整合,将8个技术委员会整合为两个大的技术委员会和更加开放的研究团队;三是加强伙伴关系,包括加强同联合国所有有关组织、开发伙伴(例如世界银行、非洲发展银行等)以及区域合作组织的合作。他表示,世界气象组织希望通过这三方面的改革,能够使世界气象组织为人类、为联合国体系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茂奇,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