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在华四十周年系列专题报道】共筑中国绿水青山——专访环境署驻华代表涂瑞和

浙江省安吉县。2005年8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此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
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涂瑞和摄
浙江省安吉县。2005年8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此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

【联合国在华四十周年系列专题报道】共筑中国绿水青山——专访环境署驻华代表涂瑞和

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是根据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决议上设立的,并于次年正式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成立,是联合国负责全球环境事务的牵头机构。环境署成立不久之后,中国就在内罗毕设立了常驻环境署代表处,双方于2003年在北京设立了环境署驻华代表处。在纪念联合国进入中国40周年之际,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涂瑞和接受了联合国新闻的专访,讲述了与中国共筑绿水青山的环保攻坚路。请听张立的报道。

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涂瑞和
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图片
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涂瑞和

 

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森林过度砍伐、土地沙漠化、各种形式的污染、能源效率低下……过去几十年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在这一过程中,联合国环境署可谓见证了中国从解决自身环境挑战、走上绿色发展之路,到引领气候行动、推动国际合作、发挥不可或缺作用的巨大变迁。

涂瑞和:“在环境领域,联合国与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就在这次会议之后不久,中国政府设立了最初的环境保护领导机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首次召开了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1973年联合国环境署在内罗毕正式成立,不久之后中国政府就在内罗毕设立了常驻环境署代表处,双方建立了官方关系。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后,包括联合国环境署在内的众多国际机构与中国开展了环境领域的务实合作。环境署自设立起就与中国保持了良好、密切的关系,双方相互支持,务实合作不断推进,合作形式多样,活动丰富,成果显著。”   

1972年6月,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曲格平出席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会议决定设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资料图片
1972年6月,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曲格平出席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会议决定设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深化务实合作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环境署和中国都认识到需要深化双方的合作。2003年9月19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在北京正式揭牌,这是环境署在全球设立的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办公室。环境署通过在华举办研讨会、邀请中方参与环境署举办的各类会议和培训活动,协助中国借鉴世界先进的环保理念,如清洁生产、绿色转型和绿色发展、可持续生产与消费、海洋治理、低碳经济和低碳发展、企业环境责任等等。

涂瑞和:“联合国环境署早期主要是支持、协助中国引进国际先进环保理念和实践、协助提高环境意识、推动环境教育和能力建设、协助推动环保政策和法规的制定,逐步发展到环境署大力支持和协助中国参与区域和全球环境的合作和治理机制。比如,90年代中后期,环境署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共同支持中国设立了国家清洁生产中心,通过这项合作逐渐在中国推广了工业污染治理从末端控制转向工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的理念。”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罕见的8.0级特大地震,应中方邀请,环境署立即参与到应急和灾后恢复工作中来,成为灾后实地行动的主要国际环保领行者。

涂瑞和:“汶川地震发生后,环境署应邀率先向中国派出环境应急专家,提供了有关环境健康和安全、防止次生灾害、饮用水质应急监测、预防水源污染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分享了国际上灾害应急实践,同时环境署也将中国的成功环境应急与灾后重建实践经验分享到其他国家。”

2008年5月24日,四川汶川地震后的鸟瞰图景。
联合国图片/Evan Schneider
2008年5月24日,四川汶川地震后的鸟瞰图景。

践行绿色理念

2008年8月,中国首次举办了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是这次体育盛事的三大理念之一,不仅在举办过程中积极践行环保为先的理念,在奥运会结束后,仍引导着中国民众开启绿色生活方式,为中国北京和世界体育留下一份丰厚的环境保护遗产。

涂瑞和:“中国主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是三大理念之一。环境署为北京的‘绿色奥运’提供了政策建议和技术咨询,并在奥运会结束后对筹备及举办过程的环保措施进行了评估,认为北京奥运会的环保经验将为今后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城市提供借鉴。目前环境署还应邀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提供可持续性的咨询意见。”

涂瑞和指出,近年来,中国大力实施新的发展理念,污染防治攻坚战力度前所未有,环境质量快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这些都得到联合国环境署的高度赞扬。

北京鸟巢。
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涂瑞和摄
北京鸟巢。

 

涂瑞和:“特别值得说的一个例子:环境署执行主任自2000年起一直担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副主席,环境署资深专家还参加该委员会的相关政策研究工作,为中国政府提供环境政策和绿色发展的相关建议。2013年,环境署与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了《中国的绿色长征》研究报告,在高度评价中国改善能源结构、发展绿色产业取得显著进展的同时,也提出了推进绿色经济转型、进一步促进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环境署将2017年‘地球卫士奖’颁发给了持续60年植树造林的典范——塞罕坝、沙漠治理的典范——库布齐,将2018年‘地球卫士奖’颁发给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范例——浙江农村环境整治和振兴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环境署与中方合作在2013年第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发布了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的典型案例的报告与世界分享。中国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写入了这次第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的决议。”

抗击空气污染

然而,说到环境问题,就不得不提到中国民众最为头疼、也为世界诟病的空气污染。2004年,“雾霾”这一表征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污染现象的词汇首次在天气新闻中出现。随后几年,雾霾成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一种空气污染常态,从北京南下到黄渤海之间的平原地带,都成为了雾霾的高发区域。

涂瑞和:“中国过去几十年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人口规模巨大,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工业结构比较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炭,产生和积累了不少环境问题,一些地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前几年中国发生大面积严重的雾霾就是空气污染造成的。” 

北京雾霾和蓝天对比图。
联合国新闻图片
北京雾霾和蓝天对比图。

 

中国首都北京更是一度成了一座“雾霾围城”,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是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北京自1998年起连续实施多阶段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特别是2013年以来,北京采取了更加系统、密集和有效的综合措施,提高车辆排气标准,大力推进清洁公共交通,在不到5年时间内,使北京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35%,京津冀地区下降了25%。环境署在今年3月发布的《北京二十年大气污染治理历程与展望》报告中对这一进展表示肯定,称其坚持不渝的努力和所获得的成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涂瑞和:“过去二十年来,联合国环境署支持北京市改善空气质量,分享国际经验,并在几个阶段开展了评估,也提出一些咨询建议。在今年召开的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期间,环境署与北京市、清华大学共同合作发布了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20年历程的评估报告,认为北京市改善空气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很多实践可以与其他城市分享,比如治理污染需要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力和决心,需要制定明确清晰的阶段性目标,需要综合性的法制和经济措施,需要有效的落实和监督,需要社会各界和公众的支持等方面。北京空气质量改善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不断推进的情景下实现的,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得到改善,能效得到提高,促进了绿色发展,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改善了民生福祉。”

2019年6月5日,环境署与中国政府合作在杭州举办了 “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纪念活动,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资料图片
2019年6月5日,环境署与中国政府合作在杭州举办了 “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纪念活动,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为进一步向世界表明中国抗击空气污染的决心,中国政府与环境署合作在杭州举办了今年以治理空气污染为主题的6月5日“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纪念活动。

涂瑞和:“今年,环境署与中国政府合作在杭州举办了6月5日‘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纪念活动,主题就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了贺辞,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举办地确定在浙江,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起源地和率先实践地。通过举办这样一次全球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环境日纪念活动,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控制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也向全球展示了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环境署高度评价浙江环境污染治理的实践经验,比如‘河长制’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都可以与世界各国进行分享。”

涂瑞和坦言,改善空气质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但仍然面临很大挑战。他说:“容易治理的先治理了,越往后越难治;老问题有所缓解之后,原来不突出的问题又成为新的甚至更难解决的问题。”

浙江省安吉县。2005年8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此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
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涂瑞和摄
浙江省安吉县。2005年8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此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

气候行动峰会在即

作为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贡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今年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上指出,中国在气候行动方面的领导力正在帮助指明方向。

在全球抗击气候变化的里程碑式文件《巴黎协定》中,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18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年度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碳强度)比 2005 年下降约 46%,已超过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 40%-45%的目标,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转。同年,中国在开发新能源方面投资超过125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至少25%。

图为中国杭州。2016年9月3日,中美两国在杭州G20峰会前夕正式联合批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并在杭州西湖国宾馆举行仪式,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
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涂瑞和摄
图为中国杭州。2016年9月3日,中美两国在杭州G20峰会前夕正式联合批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并在杭州西湖国宾馆举行仪式,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

 

涂瑞和:“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解铃还须系铃人’,能够有效遏制气候变化、改善空气质量的解决方案也掌握在我们人类自己手中。如果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能像保护臭氧层那样得到重视,那么我们还是有希望的。联合国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已经有二十多年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公约的目标并未得到实现。《巴黎协定》虽然生效了,但其效果仍不足,各国的政治意愿和切实减排行动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高各国抗击气候变化的雄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起并将于今年9月召开“气候行动峰会”,为此他反复呼吁各国首脑带着切实的计划前来参会。

涂瑞和:“今年联合国秘书长发起‘气候行动峰会’,目的是进一步推动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制定更加富有雄心的目标,采取更加务实可行的行动。这当然需要所有国家、每个地方、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要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不懈努力,每个人也都要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条件好的、能力强的要多做。所有国家都应该积极参会,提出更富雄心水平的愿景,并在会后付诸于切实的行动。我们希望,这次‘气候行动峰会’能够真正体现出多边主义的重要性,能成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新的里程碑。”  

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使图瓦卢等地处沿海低洼地区的太平洋岛国极易受到影响。
开发署图瓦卢办事处图片/Aurélia Rusek
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使图瓦卢等地处沿海低洼地区的太平洋岛国极易受到影响。

 

涂瑞和表示,中国将在此次“气候行动峰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新西兰政府共同牵头筹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主题工作组,联合国秘书长指定环境署为该工作组提供技术支持。

涂瑞和:“科学家们经过分析告诉我们,‘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指通过保护森林、湿地、草原和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增加碳的吸收和储存能力,并通过改善土地利用等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是一项具有巨大减排潜力的解决方案。如果这些潜力得到发挥,到2030年‘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完成2030年所需减排量的30%,并有助于大幅度提升在2030年将升温控制在2℃以内的可能性。在中国、新西兰的带领下,正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良好实践案例,以便能够在世界各地进行分享,发挥自然减排的最大效果。”

分享中国经验

涂瑞和表示,中国多年来坚持在努力解决自身环境问题的同时,以切实行动支持区域和全球环境保护,已经从参与者、贡献者身份逐渐转变为引领者的角色。中国参加了包括《保护臭氧层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全球主要环境公约,积极履行公约规定的相关义务,为保护区域和全球环境作出显著贡献。例如,中国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量约占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50%,得到国际社会和环境署高度肯定。

《蒙特利尔议定书》所涉及的所有臭氧层消耗物质中,有99%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淘汰。
环境署图片
《蒙特利尔议定书》所涉及的所有臭氧层消耗物质中,有99%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淘汰。

 

中国还为环境署申请中国政府设立的“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项目提供了大力支持。2018年8月,中国和53个非洲国家在中非合作框架下成立中非环境合作中心,致力于打造一个促进能力发展、技术支持、环境政策对话和资金筹集的平台。

涂瑞和:“随着中国自身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对环境署的实质性支持也在不断加大。2012年以来总共向环境署捐款1200万美元设立‘中国信托基金’,用于支持环境署开展的南南合作。2018年起向环境署年度常规捐款从以往的50万美元提高到150万美元,增加了三倍。去年中国政府一次性派遣11名初级职员(JPO)赴环境署工作,为环境署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中国先后于1993年、2002年和2019年举办了三次‘世界环境日’的全球纪念主场活动,先后举办了《保护臭氧层公约》缔约方大会、全球环境基金成员国大会、防治陆源污染海洋环境全球行动大会、《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等一系列联合国环境领域大型活动。明年、后年还将分别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湿地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这都体现了中国对多边主义和环境署的坚定支持。”

涂瑞和表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过去几十年来不断吸收和借鉴国际上污染治理经验,近年来提出一系列新的环保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相继发布并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中国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和良好实践,可以与发展中国家甚至与全球分享。

河北省承德市坝上地区的塞罕坝林场。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几代务林人艰苦创业,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涂瑞和摄
河北省承德市坝上地区的塞罕坝林场。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几代务林人艰苦创业,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涂瑞和:“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环保理念,比如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等,也作出了一些重大的决策部署,比如污染防治攻坚战、‘京津冀一体化’和雄安新区建设、‘长江大保护’,环境署均予以高度关注和支持。今后环境署将继续支持中国强化国内的环境治理,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将积极与中方合作将中国的经验和良好实践分享到其他国家,尤其是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协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其治理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发展的能力。”   

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环境署与中国在这方面展开了合作。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环境署也参与了筹建并见证了该联盟的诞生。

涂瑞和:“‘一带一路’倡议引起了全球高度的关注。联合国秘书长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推动作用,有助于补充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需的巨大资金缺口,也提供了绿色行动的重要空间,联合国在各国的国家工作团队随时准备支持相关成员国提出的进行能力建设和治理建设的需求。环境署曾经与中方一道提出了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构想,环境署执行主任、代理执行主任分别参加了‘一带一路’第一届、第二届峰会,见证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成立。目前,环境署正在积极研究审议参与‘一带一路’的角色和定位,考虑如何在职责授权范围内更好地服务于成员国,服务于促进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张立,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