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刚果(金)埃博拉疫情仍十分活跃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响应团队正在继续加强应对工作,以减少病毒传播潜在形成集群的机会,并防止疫情蔓延到其他地区。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疫情仍存在进一步传播的重大风险。持续的挑战包括与已接触病毒的人失去联络,卫生中心对埃博拉病毒缺乏及时的认识,卫生中心的感染防控设施不良。
虽然大多数社区都欢迎开展应对措施,但在一些社区,不利的行为以及不愿采取预防和风险缓解策略导致传播风险和疾病预后不良的情况更加严重。目前的优先事项仍然是加强所有受影响地区公共卫生场所的应对能力,并继续加强刚果民主共和国和邻国未受影响省份的准备应对工作。
截至9月18日,刚果(金)北基伍省7个健康中心和伊图里省的曼迪马健康中心共发现143例埃博拉病例,其中已确认的有112例,31例为疑似,97人确认或可能因感染埃博拉而死亡。每周病例发病率持续呈下降趋势,但世卫组织表示必须谨慎解释这一趋势。在已知年龄和性别信息的135例可能和确诊病例中,35-44岁的成年人占23%,女性占56%。到目前为止,累计有19名卫生工作者受到影响,其中3人已经死亡。
刚果(金)卫生部、世卫组织及其合作伙伴正在继续密切监测和调查受影响地区、刚果(金)其他省份和邻国的所有疫情的警报。截至9月18日,有9个疑似病例正在等待实验室检测。到目前为止,在邻近省份和国家的所有警报中都排除了埃博拉病毒感染。
另一方面,儿基会指出,在刚果(金)最新一轮埃博拉疫情中,155名儿童成为孤儿或与父母分离的儿童。
埃博拉病毒于1976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被发现,主要通过接触野生动物感染,并可在人际之间传播。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和咽痛等,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肾和肝功能受损及内外出血,若不及时治疗可能致命。2014-16年间,西非地区暴发大规模埃博拉疫情,共造成1万1千多人死亡。
今年8月1日,刚果民主共和国卫生部宣布,该国北基伍省暴发新一轮埃博拉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