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向中国驻黎巴嫩排雷维和人员致敬!

2017年11月10日,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中国排雷人员在黎巴嫩南部的蓝线附近执行任务。
联黎部队图片/Pasqual Gorriz
2017年11月10日,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中国排雷人员在黎巴嫩南部的蓝线附近执行任务。

【专题报道】向中国驻黎巴嫩排雷维和人员致敬!

和平与安全

许多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具有一种“胆大心细”的素质,比如说司机、警察和在车间操作的工人。但或许没有哪一种职业在这方面的要求会超过一名在雷场上排雷的军人。在过去12年中,数千名来自中国的排雷手远赴中东的黎巴嫩,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一寸一寸地将受到地雷污染的土地清除干净并交还给当地的人民,让他们可以过上和平与安宁的生活。接下来,就请通过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来了解一下这些排雷英雄的故事。

Keeping peace, through de-mining

 

(对讲)

“吕年友:罗贵东(音),罗贵东,收到请回答。

罗贵东:收到,收到。

吕年友:报告一下今天发现地雷的数量。

罗贵东:二号通道发现两枚以色列四号防步兵地雷。完毕。

吕年友:做好标识。

罗贵东:明白。”

2018年4月的一天,在黎巴嫩南部蓝线附近靠近以色列的地区,来自中国的维和排雷人员吕年友上士正在跟队友通过对讲机通话。

吕年友是中国目前在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南黎任务区执行任务的400多名维和人员当中的一员。

 

2006年8月25日,中国工程排雷人员在黎巴嫩南部小镇Hiniyah附近准备引爆排除的未爆战争遗留物。
联合国图片/Mark Garten
2006年8月25日,中国工程排雷人员在黎巴嫩南部小镇Hiniyah附近准备引爆排除的未爆战争遗留物。

 

联黎部队中国分遣队的指挥官黄云上校介绍了中国参加黎巴嫩维和的历史。

黄云:“中国赴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2006年部署到任务区以来,累计维和官兵有5300多人次。目前有多功能工兵分队、建筑工兵分队和医疗分队。我们中国营的任务主要是担负扫雷排爆,工程建筑,人道主义救助,以及医疗援助等各项工作。十二年以来,中国维和官兵始终遵循《联合国宪章》,以忠于祖国、不辱使命、展示国威的维和精神,完成联黎(部队)赋予的各项任务,用实际行动为维护南黎地区的和平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1978年以色列的入侵和2006年的以色列-真主党冲突在黎巴嫩南部遗留了大量未爆弹药,其中包括没有爆炸的集束炸弹、炮弹、火箭弹,还有蓄意埋设的地雷等。这些爆炸物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的生命安全。中国维和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排雷。

吕年友讲述了他在黎巴嫩第一次排雷的经历。

吕年友:“当时我们在国内,基本上还不确定是从事扫雷工作。从我们开始上雷场作业,挖了第一枚雷之后,因为有很长时间——从2014年开始没有挖过雷,对挖雷(心理上)有很大的困难,很生疏,很不熟悉,感觉心惊胆战。第一枚地雷可能挖了将近一个小时左右,才挖出来。挖出来之后,感觉从紧张到放松,一下就过了。感觉就好像是天空变晴了一样。然后经常会给家里讲工作上和生活上的事情。家里面的人经常会问,你们当天干什么?我就会把当天的事情说给家里面。家里面的人就觉得这个工作不是平常人能干的,它又特殊又危险。然后呢,家里人就一再叮嘱要小心。”

 

2017年11月10日,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中国排雷人员在黎巴嫩南部蓝线附近执行任务时,停下来查看地面。
联黎部队图片/Pasqual Gorriz
2017年11月10日,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中国排雷人员在黎巴嫩南部蓝线附近执行任务时,停下来查看地面。

 

2017年10月,根据联黎部队指挥官的指令,中国扫雷分队接受了在黎巴嫩南部清除排查一个编号为“6-15”、面积约一万平方米的疑似雷区的任务。

从年轻的曹翔中士那儿,我们得知,维和人员的驻地离这个雷区很远。

曹翔:“我们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然后出早操。回来之后,在七点钟的时候完成早饭。七点半我们就准备登车,整理器材,来蓝线进行作业。在路上经过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到了这个地方之后,全面地展开扫雷作业。一直到中午十一点半,我们吃中午饭。十二点到一点钟之间进行地雷的销毁。大约在两点钟左右,我们撤回。还是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返回到营区。休息大约一个小时之后,然后展开部队例行的日常训练。”

在早晨的阳光下,站在蓝线的通道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茂密的灌木,一片平和的景象。但李江上士提醒我们,这种安静是一种假象,这里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雷区。

李江:“这块雷场的植被是针叶植物比较多,这块雷场是1978年布设的,经过30多年的成长,树根和植被都比较大,比较茂盛。我们每次剪草都不超过20厘米。我们每次都是要小心翼翼地剪除这个草。每次剪草都是按照我们SOP作业程序,一点一点地剪除。在草中也可能会发现一些小动物。上几次作业过程中,我剪草时发现了两条小蛇。幸亏我比较小心,及时发现,避免了被蛇咬伤这样的事故。还有一些现象,我们来的时候比较早,经过通道的时候会有一些狼从通道里跑出来。我们及时密切观察,看到以后,我们就停止行进,立刻卧倒,避免狼跑到雷场上触碰地雷,引发爆炸,伤到我们这些作业手。”

 

The Challenge - Gadir & the Chinese

 

截止到2016年底,黎巴嫩共有将近28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地雷和未爆弹药的污染。面对如此广阔的雷区,联合国目前仅有来自中国和柬埔寨的维和人员在执行排雷任务,而这些英勇的排雷人员必须一寸一寸地清除土地,这种工作的难度、危险性以及所需的耐力和毅力的确非常人可为。

肖天文中尉的描述可以让我们略见一斑。

肖天文:“我们这块区域植被较为茂密,有的地形较为陡峭。作业手在这个区域作业,一个是要割除植被,另一个的话是在一定的坡度作业有一定的困难,容易跌落雷场。第二个就是天气,因为冬天比较冷,在那么这冷的情况下,对于作业手是很困难的,我们在挖地雷的时候,作业手浑身都感觉到在发抖,因此在这个时候挖掘地雷是非常危险的。其次的话,就是在夏天。夏天的时候很热,我们作业手穿着这么厚的防护服,然后顶着这个烈日,有的时候大汗淋漓,大概有个三十多度,很热,这个时候,大脑都是处于懵懂的状态。第三个困难就是这个区域有很多未爆弹,我们在作业的过程当中发现了很多。到目前为止发现了三枚装药的未爆弹,其余的话就是一些碎片,残骸,以及一些引线。但是这些东西我们已经处理了。”

(现场音响:滴滴声)

吕年友:“现在我是在正常作业。我发现几处都有声音,声音比平时要大。声音比较大,它就不是一般的防步兵地雷。”

(滴滴声)

“十二年来,我维和官兵共累计清排疑似雷区、爆炸物散落区约200万平方米。排除地雷及爆炸物有一万多枚,完成工程保障任务1万2000余项,蓝线标记工程载桩100多根,医疗救助有8万多人次,实施手术2000余台次。接下来,我维和官兵将以更加精湛的技术,更加顽强的作风,更加团结的力量,为驻地的老百姓的和平,为南黎地区的和平,作出我们应有积极的贡献。” ---联黎部队中国分遣队的指挥官黄云

吕年友:“然后我就进行定位,进行整个大面积的定位,看这个信号源有多大。”

吕年友上士正在演示如何探测未爆弹药。

吕年友:“未爆物深度比较深,它不像平时(的地雷),要么在表面上露着。未爆物比地雷深度、直径要大,所以我们在挖掘过程中难度要比挖地雷相对来说难很多。我们首先要把整个未爆物挖得露出来,然后确定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未爆物,便于我们下一步销毁。因为销毁过程中要放很多块TNT,不然引爆不了这个未爆物。”

肖天文中尉最近在排雷作业中也遭遇了一次“有惊无险”的异常情况。

肖天文:“前不久,我们在LB1215雷场排除到第28枚地雷时,本应该有信号源的地方突然就没有信号源了。我们的探雷器最深也只能探到20公分、25公分。探雷器就失去了作用,没有声音。我们换了好几部新的探雷器,也发现不了信号源。我们就感觉有点不对。后来我们按照(排除)疑似地雷的方法,逐层挖掘了部分土层以后,再用探雷器进行了探测。结果在逐层挖掘了20厘米以后,我们发现了信号源。再次进行挖掘以后,确定是一枚地雷。这枚地雷的深度约达到40多公分,因此是非常深的。在后面的作业当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类似这样的情况。”

(音响: 切菜声)

在排雷作业手们紧张地工作的同时,蓝线附近响起了只有中国人家里才会有的这种切菜声。是的,这就是中国排雷队的炊事员们正在给作业手们准备午餐。

龙伟(音)上士在这个简易的战地临时厨房里边忙活边与我们交谈。

龙伟:“我们在这里主要是保障我们扫雷官兵的伙食。我们每天做三个菜。我们扫雷官兵吃饭主要是在休息区吃。一般我们准备的菜就是土豆,黄瓜,还有鸡肉。有的时候吃牛肉、猪肉。不同的搭配,还有一些生菜呀,蔬菜之类的。”

有祖国和亲人的支持,有强大的后勤保障,这让排雷官兵们能够尽心尽力的开展工作。杨剑中尉骄傲地介绍了当天的排雷成果。

杨剑:“今天,我们经过一天的努力,发现了12枚以色列色4号防步兵地雷和一枚未爆弹。我们发现地雷以后会对地雷进行标识,标识以后在原地进行销毁。我们会集中在12点到1点这个时间段销毁。”

 

联合国黎巴嫩维和部队的中国排雷人员与当地居民交谈。
联合国地雷行动服务处图片
联合国黎巴嫩维和部队的中国排雷人员与当地居民交谈。

 

这次是杨剑中尉第三次赴黎巴嫩维和。他第一次远赴黎巴嫩是在2007年。

杨剑:“07年黎巴嫩刚刚经历完战火,房子、建筑比较差一点。我这次回来一看,房子盖得比较好,建筑物比较好。其次就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在前两次维和行动中,杨剑在黎巴嫩排雷整整两年。这次他已经来了九个月。远在云南的故乡,年轻的妻子正思念着他,牵挂着他。

杨剑:“妻子还是很支持我的事业。我经常跟她讲黎巴嫩这边的情况。这边有很多的未爆物,有很多的地雷,蓝线的老百姓生活在雷场边缘,很危险。她还是比较支持我的决定。”

杨剑还告诉我们,在执行维和任务的过程中,他和战友们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

杨剑:“我们在国内集训的时候就建立了很好的信任机制。到了这个地方,我们一起工作,一起排雷,一起生活,建立了很好的感情,有很多互动的环节,这就提升了我们工作中的和谐。我们整个团队,整个机制,在运行当中是很顺畅的。”

 

中国排雷人员在黎巴嫩小镇Hiniyah附近引爆排除的未爆战争遗留物。
联合国图片/Mark Garten
中国排雷人员在黎巴嫩小镇Hiniyah附近引爆排除的未爆战争遗留物。

 

(音响:引爆地雷)

在现在这块任务区,中国排雷官兵在五个月的时间清排了1700多平方米的雷区,排除和销毁了505枚地雷,以及多枚未爆弹。

指挥官黄云上校对此非常骄傲。

黄云:“十二年来,我维和官兵共累计清排疑似雷区、爆炸物散落区约200万平方米。排除地雷及爆炸物有一万多枚,完成工程保障任务1万2000余项,蓝线标记工程载桩100多根,医疗救助有8万多人次,实施手术2000余台次。接下来,我维和官兵将以更加精湛的技术,更加顽强的作风,更加团结的力量,为驻地的老百姓的和平,为南黎地区的和平,作出我们应有积极的贡献。”

毋庸置疑,每一个中国人听到中国维和军人做出这样了不起的成绩都不禁会为他们感到骄傲,都会由衷地向这些远在黎巴嫩为了联合国和平事业做出实实在在贡献的中国维和军人致敬!

黄莉玲,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

(本节目采访录音由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广播制作人Yury Kushko提供。特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