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身残志坚——叙利亚盲人难民借助音乐向难民儿童传达积极生活理念

在约旦的一家叙利亚难民。
联合国难民署/Tanya Habjouqa
在约旦的一家叙利亚难民。

【专题报道】身残志坚——叙利亚盲人难民借助音乐向难民儿童传达积极生活理念

移民与难民

埃桑(Ehsan Al Khalili)是居住在约旦一个难民营中的一位叙利亚盲人难民。几年来,他一直在难民营里向背井离乡的难民儿童传授音乐技能。在从这一有意义的工作中获得一种满足感的同时,他也想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来消除人们对残疾人、特别是残疾难民的一些负面刻板印象。请听联合国新闻李茂奇的报道。
 

 

(同期声)
一周三天,约旦偏远的阿兹拉克难民营的一个角落里的日常生活喧嚣声会被传统的“杜姆贝克”鼓的鼓声盖过,同时二十几名儿童的歌声和掌声与之相互交织在一起。

指导这支欢乐合唱团的是45岁的叙利亚难民埃桑•哈利利,他的双手娴熟地在鼓皮上不断运动。他的音乐课是针对住在营地里的残疾儿童,但对所有人开放。哈桑所开设的音乐课受到儿童们的喜爱,这一点从每次上课开始时他面前的椅子会被迅速坐满这一事实中就可以得到印证。

埃桑对音乐可以产生巨大积极影响的信念始于他童年时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经历。

埃桑:“11岁时我和朋友一起骑自行车,掉进了街上建筑工地的一个大洞里。头部受伤导致眼睛神经损伤,从此失去了视力。"

在辍学和陷入抑郁一段时间后,埃桑决定开始新的生活。他让父亲给他买一台盒式录音机,开始听埃及歌曲,最后随着音乐一起演奏,自学打鼓。

16岁时,他进入一所专门为视力存在障碍的学生开办的学校学习。他加入了学校乐队,担任鼓手和歌手。这个乐队的成员全部是男性盲人,他建议乐队在男女分开的传统婚礼上为女宾客演奏,从而找到了一个独特的演奏机会。
毕业后,他建立了自己的乐队,在首都的餐厅、聚会和婚礼上演奏。音乐从一种需要开始,变成爱好,然后又成了他的职业。

23岁时,他与妻子拉巴结婚,在政府部门找到一份帮助人们办理护照申请的工作后,音乐开始退居二线。然而,2011年叙利亚爆发冲突后,埃桑失业。一年后的一天早上,他被妻子叫醒,爆炸声越来越逼近他们的家。
后来,他们夫妇带着五个孩子逃到约旦成为难民。在流亡的头三年里,他们一直奔波于约旦不同的城镇,靠联合国难民署提供的财政援助度日。

Jordan: Sight-impaired refugee gives gift of music to the next generation

 

2015年,他和家人搬到了约旦东北部贫瘠沙漠的阿兹拉克难民营,那里居住着3.5万名叙利亚难民。他在那里碰到了会吹传统笛子的哈桑(Abu Hassan),两人开始一起演奏,但一开始仅仅是为了取乐。不久,他们觉得自己应该为难民儿童做点事情。

埃桑:“我找到由难民署资助的人道主义组织援外社国际协会(CARE International)管理的难民营社区中心,建议为包括残疾儿童在内的儿童开设音乐课,教他们唱歌和演奏音乐。我想振奋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变得高兴起来。我对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从中我得到了一种幸福感。同现在所做的工作相比,我以前做的事情真是觉得没有太大的意义。“

在难民营里担任音乐教师不仅使埃桑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同时也给难民儿童,特别是那些身有残疾的儿童带来了快乐,使他们无论对生活还是自己都更加具有信心。

女童:“我学习吹笛子和打鼓,是想学会了以后为家里人表演。埃桑是一个非常好的音乐老师,他是在用自己的感觉去领悟和教授音乐。”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15 %的世界人口患有某种形式的残疾。在被迫流离失所的情况下,残疾人在获得服务方面往往面临更多障碍,在社区发挥积极作用的机会更少。

难民署表示,被迫逃离家园的残疾人面临特殊困难,他们需要得到保护和支持。难民署强调指出,当残疾人的能力得到承认、融入社会的障碍被消除时,他们可以在社区和工作场所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埃桑表示,残疾人需要机会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社会需要开展考虑到残疾人需求的活动,以便使残疾人充分融入社区。在难民营里为儿童传授音乐技能使他获得了回馈社区的机会,成为了一种他一直想成为的人。他表示,他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将有助于消除人们对残疾人的常见误解。

埃桑:“我一生所面临的主要困扰就是在乎别人如何对待我,好像我本身没有任何能力。消除固有成见的最好办法是让人们看到你介入生活。当人们看到我教乐队或者和乐队一起演奏的时候,他们开始明白我的残疾并没有妨碍我去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李茂奇,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