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署:罗兴亚难民自愿返回家园的安排必须符合国际标准

一名罗兴亚难民怀抱一名婴儿,搭乘临时制成的小船,渡过缅甸与孟加拉国的界河纳夫河。
难民署发言人爱德华兹(Adrian Edwards)8日在日内瓦的记者会上表示,这一自愿返回安排包括在今年12月14日前成立一个联合工作组。难民署表示,虽然该组织不是这一协定的签署方,但它愿意成为工作组的一部分,帮助两国政府努力做出安排,使难民能够自由、安全和有尊严地行使返回家园的权利。该协定应包括三方自愿遣返协定。
爱德华兹: “基于协议内容,两国政府同意一道工作,建立’全面且长久’的解决方案,并避免制定和实施违反普遍认同的人权原则的歧视性政策;缅甸当局正在履行其承诺,执行若开邦咨询委员会的建议,这让难民署感到鼓舞。”
爱德华兹表示,该国政府与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的基金会组建的咨询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国籍、行动自由、政治参与和代表性、社区凝聚和安全。这些建议的实施有利于创造一个让难民安全、有尊严并可持续地返回家园的环境。
目前,罗兴亚难民仍在持续抵达孟加拉国。重建和平与稳定、确保全面的人道准入、解决流离失所的根源问题是保证返回行动符合国际标准的重要前提。
难民署表示,许多逃往孟加拉国的罗兴亚难民遭受了严重的暴力和创伤。他们失去了家人、亲人和朋友。他们的家园和村落都已经被摧毁。社区间的裂痕仍没有得到弥合,并缺乏足够的人道准入。难民需要关于返回地点的状况的准确信息,以便对自己未来做出正确的决定。
难民署表示将在未来的数周和数月继续与两国政府就返回安排的细节进行沟通,并帮助两国政府为目前在孟加拉国的罗兴亚难民提供符合国际难民和人权标准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