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驾驶速度降低5% 可减少30%致命交通事故

中国城市街景。联合国人居署/Julius Mwelu
中国城市街景。联合国人居署/Julius Mwelu

世卫组织:驾驶速度降低5% 可减少30%致命交通事故

每年全球有120多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伤害,其中很多人正值盛年。在中国,道路交通伤害是15到44岁人群的第一大死亡原因。在5月8到14日联合国全球道路安全周之际,世界卫生组织提醒人们,减速慢行是解决道路交通伤亡的关键。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道路上发生的每一起死亡都是完全可避免的。导致道路交通碰撞的最重要因素是速度,因此减速慢行是解决道路交通伤亡的最直接方法。

道路交通伤害常常引发贫困的恶性循环:受害人无法工作也不能自理、家财耗尽、对未来的期许落空。此外,道路交通伤亡还给国家卫生系统和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令低中收入国家蒙受的经济损失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5%。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表示,中国有机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涨幅的一大突破。只要避免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伤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就可能冲破10%的增长大关,而不必再逡巡于小数点后的浮沉。

世卫组织驻华办公室表示,要避免不必发生的死亡,须改变一系列行为,包括超速、酒驾、药(毒)驾、分心驾驶、不系安全带、不使用儿童约束装置、骑摩托车不戴头盔。

研究显示,平均驾驶速度降低5%,就能减少30%的致命交通事故。

施贺德博士表示,“超速也不一定能使你更快到达目的地。比如,你以60公里的时速和65公里的时速分别行驶10公里,时速提高了5公里,结果仅能节省46秒,但碰撞的风险却几乎翻倍。设想一下,万一你撞了人,这46秒对你将意味着什么?为节省46秒钟去加速,真的值得吗?”

施贺德博士还指出,“汉语口语里把道路交通碰撞称为‘车祸’,仿佛发生交通伤亡是某个人运气差、命不好,而人面对交通事故完全无计可施,只能束手就擒。这完全是误解。道路交通死伤不是‘运气差’。我们每个人都要肩负起责任。作为司机,要明白我们的行为可能给他人带来什么后果。发生交通碰撞不是‘意外’也不是‘命数’,而是一系列可变因素综合作用的直接结果,尤其是速度过快。”

世卫组织指出,“健康中国2030”对改善道路交通安全和减少儿童交通伤害提出明确目标。要改善道路安全,除了宣传教育和行为改变,还要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包括道路设计——如汽车道和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分隔,用环状交叉路和减速带等设计来稳定交通;车辆安全——更牢固的车结构,或智能速度辅助技术;高曝光度且强有力的执法工作,例如,中国所开展的声势浩大纠正酒驾的执法工作就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