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印度、伊朗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四处文化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图片来源:教科文组织
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图片来源:教科文组织

来自中国、印度、伊朗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四处文化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正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进行的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当地时间7月15日宣布,正式批准将分别来自中国、印度、伊朗和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四处文化景观和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与会代表当天一致决定,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符合世界遗产相关标准,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由此也达到49处,继续保持世界第二的领先地位。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展示出独特的景观和岩石艺术,生动地表现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后2世纪期间,当地古骆越人在左江沿岸一带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这是目前对该传统的唯一见证。左江花山岩画中的铜鼓及相关元素与当地铜鼓文化直接相关,见证了该区域广泛兴盛的文化特色。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龙州县、江州区及扶绥县境内,由岩画密集分布的、最具代表性的3个文化景观区域组成,包含38个岩画点,共107处岩画,3816个图像;岩画所在的山体和对面的台地以及约105公里左江、明江河段,面积总计6112公顷。岩画绘制年代可追溯到战国至东汉时期,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地点分布之广、作画难度之大、画面之雄伟壮观,为国内外罕见,具有很强的艺术内涵和重要的考古科研价值。

与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同时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其他三个提名项目分别是:印度那烂陀大学遗址(Archaeological Site of Nalanda Mahavihara)、伊朗波斯坎儿井(The Persian Qanat)以及南马都尔:密克罗尼西亚东部庆典中心(Nan Madol: Ceremonial Centre of Eastern Micronesia)。

此次为期11天的世界遗产大会将于20日闭幕。自15日起,大会将连续3天审议今年提名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27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湖北神农架等在内的9个自然遗产、14个文化遗产,以及4个文化和自然双遗产。与此同时,会议审议了108个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管理状况和48个已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管理状况。早些时候,大会决定将位于利比亚、马里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境内的总共7处遗产地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