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九次审议大会闭幕 未能达成最后文件

原子能机构
原子能机构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九次审议大会闭幕 未能达成最后文件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第九次审议大会于当地时间5月22日晚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会议最终未能达成协商一致的成果文件。各国在中东地区无核化进程等一些争议问题上的分歧被认为导致了持续一个月的会议最终无果而终。

本次《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于4月27日开幕。在为期四周的会议中,190个缔约国对《条约》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议,并就下一步工作方向和重点进行了深入讨论。

各方均高度评价了《条约》对维护国际和平、安全与稳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支持全面推进《条约》所确立的核裁军、核不扩散与和平利用核能三大目标,不断提高《条约》的普遍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但由于有关国家在建立中东无核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会议最终未能达成协商一致的成果文件。

中国裁军大使傅聪在闭幕会议上发言并阐明了中方立场。他说,“中方为审议大会未能通过最后文件深表遗憾。尽管最后文件在一些问题上不能令人完全满意,但仍不失为一个相对平衡,可为中方所接受的文件。会议虽然未能达成协商一致的成果性文件,但这不应影响国际社会对条约的信心。”

在闭幕会上,中东无核化问题成为多国代表争议的焦点。美国方面指责埃及等国在此问题上固执己见,阻挠了最后文件的达成。这一观点得到了加拿大、英国等国的支持。而埃及代表针锋相对表示反对。埃及上月在其他阿拉伯和不结盟国家的支持下,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建议召开本地区禁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会议,其具体条件遭到美国和以色列的抵制。

关于大会成果文件草案涉广岛、长崎的问题,中日两国代表团经过协商,找到了双方都认为妥当的解决办法,并在主席的最后报告草案中得到反映。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70年生效,主要目标是防止核武器和核武器技术扩散、促进和平使用核能的国际合作以及推动实现核裁军。条约规定生效后每5年召开一次审议大会,审议条约执行情况。此次审议大会为第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