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实现“零核目标”的全球趋势正在出现倒退

media:entermedia_image:0c131b80-4601-4e51-84a9-172302ccc416

联合国:实现“零核目标”的全球趋势正在出现倒退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4月27日在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九次审议大会发去的书面致辞中表示,尽管国际社会在过去十年间为实现构建“无核武器世界”的目标采取了大胆行动并取得显著成果,但自2010年以来,相关进展似乎停滞不前;近期一些新的动向更表明,实现“零核目标(nuclear zero)”的全球趋势正在出现倒退。

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埃利亚松当天代表潘基文秘书长出席大会并宣读致辞,强调消除核武器仍然是联合国的首要优先工作事项,因为没有其他武器拥有肆意摧毁人类世界的潜在危害,并就此敦促与会代表积极努力开展建设性合作,以加强条约有效性,确保其处于人类集体安全的核心位置。

埃利亚松援引潘基文秘书长的致辞指出,在1990年至2010年间,国际社会为实现 “无核武器世界”的目标采取了大胆行动,由此使得核武器部署大幅度减少,有核国家在关闭武器设施并推行更透明核政策方面也取得骄人成绩。然而,相关进展在过去五年中似乎停滞不前;尤其令人忧虑的是:近期一些新的动向表明,实现“零核目标(nuclear zero)”的全球趋势正在出现倒退;各国非但没有出台新的核武器削减协议,反而出现了违反现有协议、导致人心不稳的指控。同时,《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依然尚未生效,《禁止生产裂变材料条约》的谈判不见踪影;相反,我们却看到更加昂贵的现代化策略,以在未来几十年加强核武器项目,而非加快核裁军,这是一个危险的“冷战思维”的回归。埃利亚松呼吁相关国家领导人摒弃目光短浅的政治姿态,以人类生存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全球大局,让子孙后世远离核威胁的阴影。

埃利亚松说,自上次会议以来,核武器所构成的危险依然存在。核扩散也面临持续的严峻挑战,其中包括朝鲜。然而,伊朗核问题六方达成了重要谈判协议,说明类似的挑战能够通过外交途径得到应对。经过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实的最终协议将是核不扩散领域的重要进步,有助于缓解严重的地区安全关切,促进核裁军和防止核武器扩散的行动,并为中东无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的建立提供帮助。

他表示,在2010年的审议大会上,缔约国成功通过了一份最后文件,其中包括64点行动计划,以促进核裁军、核不扩散及和平利用核能三大支柱性全球行动。本次大会必须为此制订路线图,以明确展示该行动计划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同时加强条约的普遍性及其核心目标,并确保所有缔约方全面遵守和履行条约所有规定。他就此呼吁与会各国高级代表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开展包容各方的对话与磋商,同时展现出灵活性,加强与公民社会团体的互动。

美国国务卿克里、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中国副外长李保东参加了27日的会议并在会上代表本国发言。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英国、美国以及前苏联等59个国家于1968年7月1日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于1970年3月正式生效。该条约共有11条规定,主要内容是:核武器国家不得向任何无核武器国家直接或间接转让核武器或核爆炸装置,不帮助无核武器国家制造核武器;无核武器国家保证不研制、不接受和不谋求获取核武器;停止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把用于和平目的的核设施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保障之下,并在和平使用核能方面提供技术合作。根据规定,该条约有效期为25年,其间每5年举行一次会议,以审议条约的执行情况。1995年,在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审议和延长大会上,缔约国以协商一致的方式决定无限期延长该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