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二战后时期 全球强迫流离失所人数首次突破5000万

区域信息综合网/Anna Jefferys
区域信息综合网/Anna Jefferys

二战后时期 全球强迫流离失所人数首次突破5000万

难民署今天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世界范围内难民、庇护寻求者和境内流离失所人数的总和在二战后时期首次超过5000万人。

难民署的年度全球趋势报告根据政府、非政府伙伴组织和难民署自己的记录数据编撰而成。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强迫流离失所人数比上一年多出600万人。

报告指出,流离失所人数的大幅增加主要受到叙利亚战争的驱动,此外,中非共和国和南苏丹等非洲国家的新的流离失所状况也是推升总体数字升高的主要因素。

难民署高专古特雷斯表示,流离失所人数大幅增加显示出人类为战争和冲突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他表示,国际社会必须要弥合分歧,为当今的南苏丹、叙利亚、中非共和国和其他地区的冲突寻找到解决方案。非传统的捐资者需要向传统捐资者看齐,增加捐助金额。今天,全球被迫流离失所的人数几乎与一些中等数量人口的国家,如哥伦比亚、西班牙、南非或韩国相当。

难民署的年度全球趋势报告涉及的流离失所群体包括:难民、庇护寻求者和境内流离失所者,5120万人的具体构成为:难民1670万、庇护寻求者110万、境内流离失所者3330万。

报告指出,流离失所人数的大幅增加将不仅对国际社会的捐助形成压力,同时也会给存在流离失所问题的国家和接受难民的国家带来挑战。

难民署表示,和平正危险地出现严重赤字,人道主义行动可以起到缓解的治标作用,但政治解决方案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