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报告:全球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取得稳步进展

由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人口基金会、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集团共同组成的“孕产妇死亡评估政府间小组”在5月6日发表了《1990年至20013年孕产妇死亡趋势》报告。该报告不仅公布了2012估算结果中没有涵盖的部分数据,还对估算方法进行了改进。
报告指出,尽管1990年全球11个孕产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不丹、柬埔寨、佛得角、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老挝、马尔代夫、尼泊尔、罗马尼亚、卢旺达和东帝汶已经提前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中有关将孕产妇死亡率降低75%的目标,但根据目前的趋势,许多中低收入国家却无法在2015年的最后期限前实现目标。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仍然是全球孕产妇死亡风险最高的地区,2013年印度、尼日利亚、刚果(金)、埃塞俄比亚、印尼、巴基斯坦等10个国家的孕产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六成,其中印度去年孕产妇死亡人数为5万,位居首位。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6日发表在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另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约28%的孕产妇死亡由糖尿病、艾滋病、疟疾和肥胖等孕产妇本身原有病状导致,而怀孕加重了这些病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世卫组织专家指出,许多年前,多数女性死于妊娠和分娩引起的并发症,例如出血不止、感染、妊娠期高血压,以上三种情况往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三大罪魁祸首。而现在,孕产妇死亡往往与一些与妊娠和分娩没有直接联系的因素相关。
世卫组织的报告最后指出,强有力的医疗体系与足够的医护人员、设备与药品是为孕产妇提供护理并确保其生命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