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和“京剧” 等51项遗产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医针灸”和“京剧” 等51项遗产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media:entermedia_image:735f0b69-74b3-441c-af89-8f286a5f9522
为期五天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11月19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落幕。“中医针灸”和“京剧”等51项新增遗产被列入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3年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目前有132个缔约国。《公约》要求保护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等。上述文化遗产被看作是活着的文化遗产,它们的代代相传给社区和群体带来认同感和历史感,也是保证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创造性的关键所在。

将遗产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必须获得委员会的批准。申报国申报的遗产也必须符合一系列标准,包括能够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提高公众对其重要性的认识等。申报方还必须证明已制订保护措施,确保其健康发展。

在这届会议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审议,决定将中国的“中医针灸”和“京剧”、日本的“冲绳传统音乐舞剧组踊”和韩国的“大木匠与传统的木结构建筑艺术”等47项遗产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委员会经过审议还决定将中国的“ 木版活字印刷术”、 “ 帆船水密舱壁制作”和新疆维吾尔族的传统歌舞“麦西来甫”以及克罗地亚的“ 奥耶康吉(Ojkanje)演唱方式” 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项目。该遗产名录收录的是那些在社区或群体的努力保护下,生存能力仍然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

至此,《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录的遗产项目总数达16项。《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收录的遗产项目总数达213项。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届会议将于2011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