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儿基会助中国农村小学更加“对儿童友好”

儿基会助中国农村小学更加“对儿童友好”

media:entermedia_image:9bbf6243-37ba-4d32-8c69-5b1468d01a8c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说,该基金会在中国农村帮助使小学变得更加“对儿童友好”(child-friendly)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儿基会说,该基金会在中国最贫困省份的105所农村小学推行“以儿童为中心”试点方案,对教师进行了“对儿童友好”教学方法的培训,不但使教师更加重视倾听儿童的声音和意见,并且提高了他们保护儿童、促进性别平等、增加社区参与等意识。

儿基会说,从2001年到2005年,“对儿童友好”方案的实施使3万名农村学生受益,让他们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他们最大的获益之一,就是敢于畅所欲言。例如,一个班级的学生们制定了“好老师十诫”,取代了原来贴在墙上的“课堂纪律”。

在“对儿童友好”方案中,学生们提出的意见还包括:课间休息时恃强凌弱的事时有发生、学生对于出游的安排往往弄不明白、希望老师不要随便发脾气,等等。学生们表示,由于可以向老师提意见,他们觉得学习环境变得更安全、更有趣了。

儿基会说,最近对3百万中国小学生的睡眠习惯的一个调查发现,由于家庭作业繁重,70%儿童夜间睡眠不足7小时。在此情况下,广西本着“对儿童友好”的精神,把上学时间从上午8点半推迟到了9点半,从而保证儿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让儿基会感到欣慰的是,“对儿童友好”试点方案,受到了中国媒体的重视。不但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中国中央电视台最近也派摄制组到广西拍摄了“对儿童友好”方案的开展情况。儿基会希望通过媒体的帮助,“对儿童友好”的教学方法能在中国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