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公约缔约国寻找应对电子废物的策略

巴塞尔公约缔约国寻找应对电子废物的策略

media:entermedia_image:abfbd42b-b0eb-42e8-9855-a3a3eee917bd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管辖下的《巴塞尔公约》秘书处,今天至12月1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第八届缔约国大会。本次两年一度大会的主题是探索处理不断增多电子废物(e-waste)的策略。

《巴塞尔公约》的全称是《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Basel Convention on the Transboundary Movement of Hazardous Wastesand their Disposal),1992年5月正式生效。该公约的目的是遏止越境、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危险废物。

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Achim Steiner)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词指出,在消费主义(consumerism)日益盛行的今天,大量廉价的电子产品如手机和电脑越来越成为像服装一样的流行时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不断产生着越来越多的电子废物,现已多达每年5千万吨。

施泰纳说,这种现象,仅仅在一代人之前还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在正成为日益严峻的事实。这些电子废物所含重金属和氯化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不断增长的威胁。

施泰纳指出,更糟糕的是,贫穷国家正在成为倾倒电子废物的垃圾场。例如,仅尼日利亚的拉各斯港,每个月运抵的废旧电脑就多达10万台。亚洲沿海的污染也与电子废物中的污染物密切相关。

除了污染之外,施泰纳还指出,大量电子废物的产生,也意味着宝贵的地球资源正在被大规模地浪费。而这种浪费必然会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产生负面影响。

不过,施泰纳在讲话中,也表扬了日本和中国在控制和清除电子废物方面的努力,包括日本正在试行3R政策:减少(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施泰纳还详细介绍了中国正在强调的“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概念,指出这个概念的核心就是不浪费任何东西,每一种“废物”都可以变成另外一种产品的原料,甚至连发电厂的余热也可以被再利用。

施泰纳在讲话中还提到今年8月科特迪瓦大城市阿比让遭到从欧洲偷运入境的数百吨废物污染的事件,指出这个事件再次显示必须加强《巴塞尔公约》的作用。

今年8月19日,一艘欧洲轮船将数百吨有毒废物倾倒在科特迪瓦的经济大都市阿比让,致使数人死亡,数万人紧急求医,并导致科特迪瓦内阁下台,并被联合国列为紧急人道和环境事件。

施泰纳还提到了处理其他一些废物的问题,包括废弃的轮船、飞机、汽车。人们可能没有想到的是,从现在到2035年,有3万5千架飞机报废。如何处理如此大量体积庞大的废弃运输工具而不至于污染环境,也是一大挑战。

环境规划署说,本次内罗毕缔约国大会将对电子垃圾的处理提出一套指导纲领。此外,大会还将考虑和可能通过三套新的处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指导纲领,其重点是滴滴涕(DDT)、二恶英(dioxins)和呋喃(fur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