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署纪念成功处理匈牙利危机50周年
难民署说,1956年10月23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学生示威引发了冷战时期最严峻的局势之一,但随后发生难民危机所得到的妥善处理,使此后全世界一代又一代新的难民受益良多。
难民署说,1956年11月4日,苏联坦克开进布达佩斯,武装冲突的爆发在不到一个月内造成20万匈牙利人出逃,其中18万逃到奥地利,2万到南斯拉夫。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批匈牙利难民,难民署遇到重重困难。首先,难民署当时只是联合国一个临时机构,其责任主要是处理二战造成的难民,其授权到1958就要结束。
第二个问题是,1951年《难民地位公约》对“难民”的定义,似乎是指《公约》生效前所发生事件导致逃亡国外避难的人,而且每个难民的身份必须单独甄别,而不是一下子就把20万人定为难民。
还有一个问题是,许多从匈牙利出逃的人都没有携带身份证件,从而给他们身份的认定造成了困难。
此外,负责难民署工作的联合国难民高级事务专员歌德哈特(Gerritt van Heuven Goedhart)不巧刚刚因心脏病去世,新的高级专员要到12月才能选出来。
尽管如此,难民署很快投入了工作,创造了根据“表面证据”(prima facie)认定难民身份的实践。这一措施后来成为国际难民法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概念。
在处理匈牙利难民问题的过程中,难民署与红十字会协会(LRCS)和欧洲移徙问题政府间委员会(ICEM)及一批当地非政府组织分工合作。难民署主要负责全面的法律工作和难民保护,红十字协会负责协调,欧洲移徙问题政府间委员会负责难民的登记和运送。
由于上述努力,奥地利和南斯拉夫的18万匈牙利难民在很短时间内就被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转运到了5大洲的37个国家定居。留下的难民也成功地融入当地社会。如此高效率的难民安置工作,后来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过。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回忆说:“当时我还是个孩子,但这件事仍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二次大战后,大家都以为难民危机已经结束。但匈牙利革命使人们意识到,难民问题还会出现,国际社会必须有所准备。”
古特雷斯指出,遗憾的是,国际社会现在对国际危机已习以为常。虽然现在很多难民的处境比当年匈牙利难民更凄惨,但世人对他们的同情心和帮助都在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