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组织:今明年世界谷物产量供不应求

粮农组织今天公布的《粮食展望》(Food Outlook)报告指出,世界农业市场一年来不但受到不确定政治因素和能源价格高涨的影响,而且也遭到飓风、迅速传播的动物疾病等自然灾害的困扰。
报告说,根据现有数据分析,若干种农业商品今后几个月会出现进一步的波动,主要是基本粮食类的价格上升。
粮农组织预测,与2005年相比,2006年世界粮食进口总值平均将上涨2%。上升最多的将是谷类和糖类,最少的是肉类。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进口总值将上升3.5%,低收入缺粮国的上升幅度可能高达将近7%。
报告显示,今年世界小麦预计减产1千万吨,而强劲的需求将推动2006/07世界小麦贸易增加到1亿1千万吨,结存量(ending stocks)将大幅度下跌,库存-使用比(stocks-to-use ratio)将降低到30年来最低的25%。
粮农组织说,今后几个月小麦价格仍很可能继续偏高而且不稳定。如果出现未能预见到的气候异常,情况更会如此。
在粗粮方面,国际价格最近几个月已经走高,主要原因是乙醇产业需求旺盛、饲料需求可能增加以及出口减少。
报告显示,2006年粗粮产量预计将减少1千3百万吨,但国际贸易量在2006/07年度初步预计将保持不变,也就是约1亿零5百万吨。根据目前的资料预测,供需关系将会紧张,全球库存会大幅度下降,库存-使用比会降低到几乎史无前例的15%。
粮农组织说,糖价在2006年2月已经创造了25年来的新高,原糖价格达到19美分一磅。导致糖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包括原油价格上涨以及世界食糖市场连续三年供应减少。
在2005/06年度,世界糖产量预计增加3%,达到1亿4千9百70万吨,消费量增加2%,达到1亿4千9百90万吨。消费的增加主要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这样经济增长快速的国家。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增长率低和对饮食健康的关注,食糖消费量将保持不变。在2005/2006年度剩下的时间里,世界食糖价格预计将保持现有水平。
在肉类方面,报告指出,2005年短暂的复苏之后,世界肉食品市场再次受到动物疾病的冲击。消费者对禽流感的反应,加上各国对北美牛肉和南美红肉的进口禁令,使2006年肉食品市场前景不容乐观,肉类消费水平预计将降到25年来的谷底。
报告显示,2006年肉类产量将限制在2亿7千2百万吨,国际贸易量2千零50万吨 ,比去年同期微幅上升。
粮农组织说,本期《粮食展望》报告使用了新的编排格式。这个报告将每年发表两次,重点报告会影响世界粮食和饲料市场的主要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