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努力千年发展目标取得实质进展

这份《全球监测报告》指出,由于各国努力推动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全球在降低儿童死亡率、提高入学率、减少贫困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说明改进治理、增加援助、相互问责等措施产生了积极的成果。
《报告》说,在被调查的10 个发展中国家中,有9个国家的儿童死亡率出现了降低,小学入学率迅速提高,几个国家的艾滋病毒/艾滋病感染率出现下降。报告强调,这表明,通过改进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和增加援助促进经济增长的策略已在一些国家取得成效。
《报告》显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贫困现象急速减少,速度之快超过任何其它发展中地区。中国在这方面的成就特别突出,1990 年以来,日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人口减少了一半以上。
不过,《报告》主笔马克•桑德伯格指出,距离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时间只剩下10年,世界各地区的进展存在着差异:“过去五年的经济增长对减贫的进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就地区而言又有很大的差异。东亚和南亚在这方面的进步最大,非洲最小。”
他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目前离实现这些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但该地区一些国家已经取得的进步也非常了不起。从现在得到的一些统计数字来看,90年代末到2004年期间,马达加斯加在减少儿童死亡率、莫桑比克在提高疫苗注射率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桑德伯格还指出,相互问责是千年发展目标能否取得进展的关键。富国和穷国和各国际机构都应相互承诺,要在改进治理的同时增加援助,协调援助,并提高援助的有效性。
《报告》还呼吁发达国家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机构实践2005 年关于增加援助和债务减免的承诺,包括在2010 年之前每年向非洲额外增加250 亿美元的援助,以及每年为所有发展中国家增加500 亿美元的援助。
桑德伯格指出:必须提高援助的可预测性,降低援助的分散性,使援助更切合受援助国的需求,将援助用于能有效促进‘千年发展目标’的领域。这包括允许接受援助国将援助用于支付经常性开支,在提高入学率、降低儿童及孕产妇死亡率、降低艾滋病毒/艾滋病感染率等方面加快进展。
2000年,联合国各成员国领袖共同发表了《千年宣言》,承诺要努力在2015年实现八大千年发展目标,包括把每天生活费不足1 美元的人口减少一半、普及小学教育、降低儿童死亡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