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专题报道

2017年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的记着们。
联合国新闻/Rick Bajornas

【专题报道】纪念世界新闻自由日:保护表达自由、保障记者安全

新闻报道在选举过程中如何超越情绪操控,战胜不实信息?我们该怎样与诋毁新闻记者的言论进行斗争?选举法规在网络世界的实施程度应如何把握?这是联合国在今年的“世界新闻自由日”向世界发出的质询。带着这些问题,联合国新闻采访了世界新闻自由日纪念活动主办方教科文组织媒体服务部负责人乔治·巴巴尼亚斯(George Papagiannis)。请听联合国新闻张立的报道。

音频
7'48"
多种语文宣传片截图
联合国视频截图

【专题报道】联合国承诺“语言平等”原则 “小语种”国家敦促做出更大改变

联合国使用的官方语文是: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联合国秘书处的工作语文是英文和法文。联大在通过的多项决议中强调,使用多种语文是联合国的一项核心价值观,在实现《联合国宪章》规定的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大赋予秘书长推广使用多种语文的任务,责成其多将多种语文纳入秘书处活动的主流。4月29日,联大新闻委员会在审议全球传播事务部(前身为新闻部)的工作时,许多成员国的代表就该部门贯彻落实实现“语言平等”的问题进行了质询,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请听联合国新闻李茂奇的报道。

音频
8'21"
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美国爵士钢琴家汉考克
联合国图片/JC McIlwaine

【专题报道】爵士乐——包容、合作与自由的追求

人们常说,音乐无国界。但是在所有的音乐形式中,或许没有哪一种音乐比爵士乐更加具有跨越种族、国界和性别的力量。这种起源于美国,根源于非洲,同时结合了非洲和欧洲音乐传统的音乐形式是最早的促进种族融合的艺术典范。在爵士乐的舞台上,黑人与白人,基督徒与穆斯林,男性、女性与认同其他性别的人,共同用音乐表达自己,感染他人。在4月30日国际爵士乐日之际,让我们聆听爵士乐,让我们分享宽容、合作和自由的即兴创作所带来的美妙的音乐感受。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
8'15"
一名也门儿童正在接种麻疹疫苗。
儿基会图片/Mahmood Fadhel

【专题报道】疫苗四问——专访儿基会免疫项目专家罗宾·南迪

在2000年就正式宣布消灭麻疹的美国,今年以来却因为疫苗接种不足而前所未有地报告了近700个病例,遍及全国22个州。洛杉矶两所大学的数百名师生因存在感染风险而被隔离;纽约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强制居民进行免疫;就连一度对疫苗持怀疑态度的总统特朗普也开口呼吁民众“快去打针”。这场麻疹流行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家长不愿意给孩子接种疫苗?“反疫苗”运动又是什么?“世界免疫周”期间,联合国新闻专访儿基会免疫项目主任、首席顾问罗宾·南迪博士(Robin Nandy),一一答疑解惑。请听钱思文的报道。

音频
8'55"
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洪腾
图片由联合国人口基金中国办事处提供

【联合国在华40周年系列专题报道】——联合国人口基金为促进中国性健康与生殖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是联合国促进性健康与生殖健康的专门机构。作为首批率先进入中国的五家联合国机构之一,人口基金在过去四十年当中目睹了中国的飞速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为促进中国的性健康和生殖健康做出了贡献。在联合国迎来入华40周年之际,我们的记者李茂奇在北京对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洪腾(Babatunde Ahonsi)进行了采访,请他就中国40年来人口政策的变迁和联合国在这其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介绍。 

音频
11'34"
由联合国达格·哈马舍尔德图书馆和重庆图书馆筹备半年已久的“联合国文献回家省亲展”于4月25日在联合国达格·哈马舍尔德图书馆开幕。
联合国社交媒体/林子涵

【专题报道】携联合国文献珍贵史料 重庆图书馆不远万里来纽约“省亲”

70多年前,联合国为实现对全球公民透明化的承诺,创建了“托存图书馆制度”,成千上万的文件和出版物被送往世界各地。中国是全球托存图书馆数量位居第二的国家,位于中国西南重镇的重庆图书馆更是中国最早的联合国托存图书馆之一。4月25日,由联合国达格·哈马舍尔德图书馆和重庆图书馆筹备半年之久的“联合国文献回家省亲展”隆重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100余幅图画、60余种联合国文件和出版物又重新回到它们原来出发的地方,再次展现了联合国的一段珍贵历史。请听联合国新闻张立的报道。

音频
9'26"
2016年,黑山的一名6岁和4岁的儿童,为推广“终结在线暴力”活动进行拍摄。
儿基会图片

【专题报道】五岁以下的孩子每天该睡、该玩儿多长时间?——世卫组织向父母提出中肯建议

一般说来,做父母的都知道婴幼儿需要更长的睡眠时间,但究竟每天睡多少是适宜的?世界卫生组织在4月24日发布的一份指南中提出了建立在确凿科学研究成果上的中肯建议。这份指南还对儿童久坐不动、长时间注视屏幕以及缺乏运动所产生的危害提出了警告,并对这几类情况每天应该控制的时间也提出了建议。请听联合国新闻李茂奇的报道。

音频
7'9"
从左至右: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国际著名人权律师阿迈勒·克鲁尼;伊拉克雅兹迪妇女人权捍卫者纳迪亚·穆拉德和德国外交部长海科·马斯。
联合国图片/Loey Felipe

【专题报道】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雅兹迪女孩穆拉德和人权律师阿迈勒·克鲁尼要求起诉伊斯兰国恐怖分子

从2014开始,恐怖主义组织伊斯兰国一度占据了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大片领土,控制着大量人口,并对他们实施了残忍的虐待,包括性奴役。这毫无疑问是当代恐怖主义猖獗的一个沉重例证。然而,在伊斯兰国被击败一年多之后,对其战斗人员犯下的滔天罪行的司法问责仍然没有提上国际社会的议事日程。在4月23日安理会有关冲突中性暴力问题的辩论中,两位女性对此提出了强烈的质疑。 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
9'52"
伊拉克摩苏尔,10岁的默罕默德坐在自家已成废墟的房屋前。这间房屋恰好位于极端组织“伊黎伊斯兰国”的临时医院对面,因而遭到猛烈的空袭和炮击,最终完全坍塌,导致默罕默德的两个亲兄弟和七个表兄妹丧生。
国际移民组织图片/Muse Mohammed

【专题报道】“我最珍贵的宝物”——流离失所者的故事

如果明天就要远离家乡,有什么东西你一定会带上?这个常常出现在心理测试中的虚拟问题,对于全球成千上万的流离失所者而言,却是眼前活生生的残酷现实。在世界各地的境内流离失所者营地和临时住所里,这些经历了颠沛流离的人们,拿出一路上紧紧握住不愿放手的珍贵宝物,向国际移民组织讲述了背后的动人故事。请听联合国新闻钱思文的报道。

音频
8'26"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近发布了一份题为《压力之下:萎缩的中产阶级》的最新报告。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图片

【专题报道】发达国家中产阶级不断萎缩?——专访经合组织资深政策分析师

受过良好教育、工作稳定、生活富足的“中产阶级”可能是很多人眼里的“人生赢家”。然而,中等收入阶层的现实却远非如此美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近发布的一份题为《压力之下:萎缩的中产阶级》(Under Pressure: The Squeezed Middle Class)的最新报告指出,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的中产阶级已经缩水,年轻一代更难以跻身中产阶级。联合国新闻近期专访了该报告主要作者、经合组织资深政策分析师迈克尔·福斯特(Michael Förster)。请听张立的报道。

音频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