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专题报道

 美丽中国的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
美丽中国

【音频专题】公平的优质教育让世界更加美好 —— 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可持续教育公益实践

在中国,教育资源在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分配上的不均长期以来都是一大社会挑战。在政府的努力之外,一些民间社会力量也在积极采取行动,力图缩小和弥合这种差距。在1月24日“国际教育日”到来之际,《联合国新闻》采访了致力于乡村教育的公益组织“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的几位工作者。请听特约记者杜佳的报道。

音频时长
14'57"
秘书长古特雷斯访问拉法口岸。
联合国图片/Eskinder Debebe

联合国新闻2023年度回顾

2023年,肆虐了全人类整整四年的新冠疫情不再是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但世界似乎并未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回到正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愈演愈烈,经济复苏步履蹒跚,发展鸿沟不断拉大,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秩序岌岌可危。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联合国努力弥合分歧,为人类的共同未来寻找希望。

音频时长
10'53"
山水社区保护项目:在嘉塘草原推广以社区为主体的草地恢复行动。
程琛供图

【音频专题】应对气候变化,民间社会有力量——访“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项目主任程琛

全球瞩目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不仅将各国领导人和谈判代表汇集在一起,同时也让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社会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全球气候变化相关议题,寻找这个事关人类生存的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联合国新闻》采访了一位来自中国非政府组织的观察员,请听特约记者杜佳对“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程琛的采访。

音频
10'18"
在迪拜气候变化大会期间,许望(右一)为非政府组织“可持续发展关键行动”主持了一场媒体发布会。
气候大会视频直播截图

【音频专题】“青年不再是气候谈判的背景板,而是行动落地的生力军”——对话中国青年气候倡导者许望

12月13日落下帷幕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被认为是自2015年《巴黎协定》通过以来最重要的一届会议。本届会议不仅完成了对气候行动的首次全球盘点,并且就制定“转型脱离化石燃料”的路线图达成了一致。而对于来自中国的青年气候倡导者许望来说,这次会议同样意义非凡,因为这标志着他与气候变化大会共同走过十载。在与《联合国新闻》邹合义的对话中,许望分享了这十年来他本人和广大青年群体在气候议程中的角色蜕变,以及对于推动实现气候目标的切身感悟。

音频
17'
亚裔反家庭暴力特别工作组组织的社区活动
高慧柔供图

【音频专题】消除移民社区和家庭的性别暴力任重道远 — 专访社会工作者高慧柔

“反对性别暴力 16 天行动”是一项国际民间社会主导的运动,从每年的11月25日“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国际日”开始,到12月10日“人权日”结束,它提请人们关注这样一个事实:暴力侵害妇女是全世界最普遍的侵犯人权行为。《联合国新闻》在今年的“16天行动”期间采访了美国的一个民间组织,“亚裔反家庭暴力特别工作组”。请听特约记者杜佳的报道。

音频
11'6"
坦桑尼亚安古贾群岛的太阳能发电厂。
世行

【深度采访】应对气候变化,全球一盘棋——专访中国专家王毅

在迪拜举行的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将在明天、12月13日落下帷幕。过去两周的谈判中,重点议题有哪些,谈判最困难的问题集中在哪些方面,而中国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又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联合国新闻》的黄莉玲采访了参加这次大会的中国代表团专家、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毅。

音频
25'43"
人工智能可以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支持在实现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取得进展做出贡献。
联合国图片Elma Okic

【音频专题】“联合国是唯一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治理全球协调机构”——专访中科院专家曾毅

为了让人工智能最大程度地造福于全人类,同时遏制它可能带来的风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就人工智能的治理进行多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多学科共治的全球性对话,并为此在今年10月底组建了一个高级别咨询机构。作为该机构39名专家当中的一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类脑智能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毅日前接受了《联合国新闻》邹合义的专访。他在畅谈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挑战的同时,也对其全球治理体系和咨询机构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音频
14'39"
气候变化正在加剧世界各地的干旱状况。
© 气象组织/Fouad Abdeladim

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将开幕,你需要知道的六件事

随着全球气温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加之年末临近,外交热度快速升温,所有目光都聚焦于即将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举行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领导人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2日齐聚迪拜,共同制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更具雄心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