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再次讨论朝鲜人权问题(7:23)

安理会再次讨论朝鲜人权问题(7:23)

下载

12月10日是“人权日”,安理会在本月轮值主席国美国的主持下就朝鲜人权状况举行了公开辩论。这是安理会2014年12月将朝鲜人权状况列入议事日程后举行的第二次相关会议。此时也正值联大即将第二次正式通过决议呼吁安理会将朝鲜人权状况移交国际刑事法院审理。从安理会当天的发言来看,安理会成员的立场分歧严重,要将朝鲜情势移交国际刑事法院的动议从目前看似乎不大可能出现。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黄莉玲的报道。

在安理会12月10日有关朝鲜人权局势的会议上,除了15个理事国之外,韩国与日本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发言。此外,负责政治事务的副秘书长费尔特曼和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扎伊德也出席了会议。

人权高专扎伊德在发言中首先明确地指出,朝鲜的大规模侵犯人权行为仍在继续,这种侵犯人权行为的机构性特征和严重性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了威胁。

扎伊德: “联大今年再次呼吁安理会采取行动,将朝鲜情势移交国际刑事法院,由于指称的规模和极端的严重性,我认为这样做非常重要。但是,任何有关问责的呼声都必须与朝鲜政府进行公开对话并肩而行,鼓励他们进行改革,敦促他们接受援助。我的办公室继续与朝鲜当局在可能的技术合作方面进行接洽,以支持他们解决普遍的人权挑战,最终触发所有朝鲜人民的生活得到积极改善。”

2014年2月,联合国朝鲜人权状况调查委员会经过近一年的调查公布了一份报告。报告指出,“在朝鲜境内一直以来、现在也仍然实施着系统性的、普遍的严重侵犯人权行为” ;委员会相信“有可信的证据表明,由于朝鲜最高层推行的政策,该国发生了危害人类罪行”;报告还指出,朝鲜“侵犯人权行为的严重性、规模和性质揭示了一个在当代社会无可类比的国家”。报告建议安理会将朝鲜人权状况移交国际刑事法院审理。

根据这份报告,联大2014年12月中旬通过决议,呼吁安理会将朝鲜人权状况移交国际刑事法院。

负责政治事务的副秘书长费尔特曼表示,今年11月19日,联大第三委员会以112票赞成、19票反对和50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一份决议草案,再次呼吁安理会将朝鲜人权状况移交国际刑事法院。

费尔特曼: “历史表明,严重侵犯人权行为常常是不稳定和冲突的警报信号,特别是在缺乏对这样的侵权行为进行问责的情况下。朝鲜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反对联大有关其人权状况的决议。但与2014年不同的是,朝鲜现在克制着没有在其反对决议的声明中提出要进行第四次核试验。我们感到关切的事,有报告表明朝鲜在11月28日又进行了一次潜水艇发射的弹道导弹试验。”

在当天会议上,中国、俄罗斯、委内瑞拉和安哥拉在发言中反对安理会介入国别人权问题。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民在会上发了言。

王民:“中方一贯反对安理会介入国别人权问题。安理会不是处理人权问题的场所。更不应将人权问题政治化。”

美国将两名在美国寻求庇护的朝鲜难民带到了会场。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鲍尔还简要介绍了他们的经历。这两人中,有一人的祖母、父亲和两位兄长都在朝鲜被饿死。她本人于2008年与另外两名家庭成员逃出了朝鲜,并辗转来到美国。另外一人则在朝鲜军队服役长达10年,后来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时由于直接与韩国人做生意而被关进劳动营,期间遭受了难以言状的酷刑,并目睹周围16名囚犯大多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鲍尔: “我在这里要对那些认为朝鲜所发生的一切不会对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的人讲几句话。我想问一问这些国家,系统性的酷刑、强迫挨饿和危害人类罪行是起稳定作用呢,还是有利于国际和平与安全?我想他们并不会这样想。那么,这种程度的恐怖可以被视作是中性的吗?这种恐怖的程度可是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没有的。它是中性的吗?对区域和国际和平与安全根本没有影响吗?真的吗?真的没有吗?这延展了残忍,听起来玩世不恭。这种论调,我们今天在这儿已经听到了一些,它们经不起历史的检验,特别是当朝鲜开放起来的时候。”

从某种程度上说,朝鲜做出了一些开发与合作的姿态。例如今年9月,该国外长李洙墉出席了联大一般性辩论,并且会见了秘书长潘基文。此外,朝鲜已经邀请人权高专扎伊德和欧盟人权特别代表访问该国,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但是朝鲜仍然不承认联合国朝鲜人权状况特别报告员以及根据朝鲜人权状况调查委员会报告的建议于今年6月在韩国首尔设立的联合国人权办公室,并且向该办公室及其工作人员发出了威胁。

美国代表鲍尔强调,朝鲜人权状况的严重性使得任何一个安理会成员或者联合国会员都不能坐视不管。

鲍尔:“对安理会而言,至关重要的是不仅仅要就朝鲜问题召开会议,而且要考虑委员会的建议,将朝鲜人权状况移交国际刑事法院,并考虑其他恰当的行动进行问责,正如数周前112个会员国敦促安理会所做的那样。而且,联合国会员国,特别是安理会的成员,必须停止遣返逃到该国的朝鲜人。”

联大预定在12月17日举行全会,就有关呼吁安理会将朝鲜人权状况移交国际刑事法院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在第三委员会中的投票基本上反映了各国在联大的最终立场。

黄莉玲,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

Photo Credit
人权高专扎伊德。联合国图片/Rick Bajor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