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和平安全利用核科学技术促进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目标 ——专访新任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杨大助(10:22)

通过和平安全利用核科学技术促进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目标 ——专访新任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杨大助(10:22)

下载

总部位于奥地利维也纳、成立于1957年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于很多人而言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媒体上与之相关的“关键词”常常是原子弹、浓缩铀、朝核问题、核电站泄露事故等……殊不知,对于全球130多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原子能机构在人体健康、农业和食品安全、水与环境、能源、放射技术以及核安全和核安保等领域所提供的科学技术援助与合作在改善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无与伦比的关键作用。目前,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中专职主管上述重要工作的副总干事是来自中国的杨大助。他在8月20日接受联合国电台专访时表示,希望更多人了解原子能机构的技术合作工作,从而通过和平、安全利用核科学技术促进2015年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程浩的报道:

于今年7月1日刚刚走马上任的杨大助毕业于清华大学,曾担任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国际合作司司长、中国常驻机构代表团副代表、公使衔参赞等职。他于2009年2月进入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先后担任机构技术合作司亚太处处长和非洲处处长。此次被擢升为副总干事也是时隔13年后中国人再次担任该重要职位。此前,原中国核动力院院长钱积惠曾在1992年至2002年间担任副总干事,同样分管技术合作。杨大助在专访时告诉记者,他对任命感到荣幸,同样也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非常重大。

杨大助:“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扩大和加速原子能对全世界和平、人类健康和繁荣方面的贡献,同时防止核武器的扩散。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技术合作在履行和平利用核能职能方面应该说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原子能机构的技术合作、它的计划和项目实际上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向它的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成员国转让核的技术、帮助加强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一个主要的机制。我所在的技术合作司主要是负责管理和协调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技术合作活动。原子能机构现在有164个成员国,其中有131个主要是发展中成员国,直接通过技术合作受益。原子能机构通过举办培训班、通过各种技术会议、通过专家服务、通过科访、通过技术咨询,并且提供一些仪器设备,来帮助发展中成员国增强和平利用核能和技术方面的能力建设,从而为成员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杨大助表示,他上任后的重点工作之一是进一步加强原子能机构的技术合作活动与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之间的联系。今年九月,联合国即将召开全球首脑会议,通过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原子能机构将积极致力于把技术合作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核能与核技术更好地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服务。

杨大助:“即将通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一共有17个。我们对这17个目标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其中有13个目标都和核的技术和它的应用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现在,一般人来讲,了解得比较多的一个就是原子弹,另外可能对核电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核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了解得不是很多。实际上,核的技术在医学、农业、水资源的管理、环境保护、工业发展等等方面都可以发挥非常独特的作用。举例来说,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就用到了很多核的技术;在农业方面,核的技术可以用在育种、防治病虫害,也可以用在快速诊断动物的疾病;核的技术在水资源的管理方面也有很多的应用。利用核技术,我们可以了解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水龄、消耗以及它的补充,这些信息对于科学地管理水资源都是非常重要的;核的技术在工业方面也有很多应用,比如说在探伤、无损检测、石油开发、高分子材料改性等方面。总而言之,核技术的应用领域还是非常广泛的。所以,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里面,核的技术至少可以对其中的13个目标或多或少地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据杨大助介绍,国际原子能机构针对不同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具体需求开展“量体裁衣式”的技术合作,通过与会员国制定《国家计划框架》,由会员国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确定与原子能机构开展合作的重点领域和项目;原子能机构则通过评估后为会员国提供核能、核安全、核技术应用等领域的技术援助。

杨大助:“比如说讲到核电,全球共有438座核反应堆正在用于发电,同时还有71座核反应堆正在建设中间;已经开始使用核电的大概有30个国家,主要还是发达国家,但其中也有像中国、印度、南非、巴西、阿根廷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现在大概也有将近30个国家在考虑、计划或者从事核电的建设,它们和原子能机构合作的重点就在核电方面;原子能机构在核电的规划、发展还有安全方面可以提供帮助。其他有一些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它们目前还没有核电方面的发展规划,它们和原子能机构的合作可能更多的就是在农业、医学、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合作”

杨大助强调,不论是在哪个领域的技术合作,国际原子能机构始终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例如,在使用放射疗法治疗癌症时,辐照的剂量不论对患者还是医生而言都非常重要。因此,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核安全文化的建设以及核安全人员的培训等都对和平、安全利用核能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原子能机构技术合作工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在接受专访时,杨大助同时也指出,原子能机构在促进技术合作或者实施技术合作计划方面目前面临着两大主要挑战:

杨大助:“一个方面就是公众、包括舆论对核能、核技术在促进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似乎还认识不足、宣传也不太够;对原子能机构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的作用和贡献谈得比较少,所以也对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多影响。有时候到了成员国、到了一些政府部门,它们也不太了解,说原子能机构能为我们做些什么?所以要给它们做很多解释的工作……另外一个挑战就是技术合作资金不足。我们现在每年的技术合作资金大概在7000万欧元左右。刚才谈到有130多个国家参与机构的技术合作活动,大概平均每个国家只有50万欧元,这相比成员国的需求、特别是发展中成员国的需求来讲可以说是‘杯水车薪’。针对这样一个情况,我们需要加大工作的力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我们的资源,把项目执行好、把项目管好、把项目的质量提高;同时还需要加强宣传、加强和传统和非传统伙伴的关系,来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我们希望联合国电台和其他媒体的朋友能够对这方面的工作加以更加平衡的宣传,这样也可以支持我们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工作,能够帮助这个国际组织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中国于1984年正式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30多年来,双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积极合作。去年,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特别访问中国,并亲自参加了中国与原子能机构合作三十周年的一系列活动。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核能与核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全球在建的71座核反应堆中20多个都在中国,在核电发展领域可谓“独占鳌头”。杨大助在专访中表示,作为来自中国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他对祖国的发展一直非常关注且自豪,同时希望中国在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尤其是在有效利用核能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杨大助:“中国这么多年和机构的合作,一方面从国际原子能机构受益良多,国际原子能机构为中国培养了很多的人才,对中国核电的发展也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另外向中国转让了很多技术。但另一方面,特别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对原子能机构的贡献也在不断的增加。现在中国在原子能机构的成员国里面从财政方面的贡献大概是已经排到第六位了。中国在参与技术合作活动的同时,也为技术合作活动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成为技术合作活动的‘净捐助国’。近年来,还有一个发展趋势就是,中国帮助其他国家培训人才、接待其他国家到中国培训、参观、访问,另外派中国的专家到其他国家提供专家服务的活动越来越多,所以中国在这方面的影响力也是在不断的增强。”

程浩,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

Photo Cre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