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在灾害中的处境——巴巴多斯盲人女议长敦促将残疾人的需求纳入减灾议程(7:10)

残疾人在灾害中的处境——巴巴多斯盲人女议长敦促将残疾人的需求纳入减灾议程(7:10)

下载

全球有10亿残疾人,在自然灾害中,他们往往不成比例地受到影响,伤亡率大大高于普通人群。然而,在指导2005至2015年的全球减灾行动的《兵库行动框架》中,残疾人的需求却没有得到充分考虑。可喜的是,在目前于日本仙台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上,各国政策制定者正在讨论制定2015年以后全球减灾新议程,残疾人的需求得到了重视。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黄莉玲的报道。

过去十年中,世界各地的重大自然灾害不断增多,其中包括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2010年的海地地震、2011年的日本东部大地震、2012年的美国桑迪飓风,以及2013年的菲律宾台风海燕等。不同的人群在面对相同的自然灾害时所受到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一系列的因素所决定的,包括贫穷、社会地位、生活环境的地理位置、获得减灾和援助资源的渠道等。

克里·安·伊费尔(Kerry Ann Ifill)是加勒比岛国巴巴多斯的参议院议长。她目前正在出席在日本仙台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伊费尔本人便是一位盲人。在3月15日举行的一个残疾人与减灾问题的论坛上,她接受了联合国电台的采访。

伊费尔:“残疾人的确会受到灾害的影响,特别是盲人,他们看不见灾害发生时地貌出现的变化。比如说发生飓风时,这在我们加勒比海地区特别突出,树都倒了,没有电了,通讯的手段减少了,如果提供的是视觉方面的信息,那么盲人就得不到这种信息,而需要有人来指导,告诉我们地貌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新环境是什么样的。在提供救助包的时候,我们不能够前去领取。而且如果有人过来告诉我们说可以帮助我们时,我们要知道怎么样才能信任这个人。因此在灾害中要会跟残疾人,尤其是盲人交流很重要。”

伊费尔2012年被任命为参议院议长。她是巴巴多斯历史上第一位担任这一职位的女性,第一位担任这一职位的残疾人,同时也是该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议院议长,获得任命时,她年仅38岁。

伊费尔:“我四岁半的时候患上了先天性青少年白内障,大部分人都是在年纪大了以后才患白内障的,我这种情况很罕见。由于医药方面的困难,我的白内障变成了永久性的,我失明了。人们都说孩子失明会比较容易适应,的确是这样的。我睡觉之前还能看见,但醒来便看不见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到处玩耍,我觉得很难受,但是当我学会了作为一个盲孩子玩耍的时候,生活就变得完美了。”

正是这种乐观精神一直在指引着伊费尔。她虽然在失明后不得不离开学校,但后来在六岁时就读于一所盲人学校。1999年,她成为了西印度大学的第一位盲人毕业生,荣获了社会学和心理学学士学位。之后,她又前往英国,攻读了工商管理硕士。2008,伊费尔被任命了参议员,很快便成为了参议院副议长。

伊费尔表示,她作为一名女性、一名残疾人和一个领导人,一直致力于确保巴巴多斯的所有立法者在开展工作时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而这也正是她在这次减灾大会上想强调的。

伊费尔:“我们作为残疾人必须在场,必须让人看得见,这样才能让其他人把我们包括进减灾战略里来。我想鼓励残疾人在每一个公共论坛让自己的声音里被听到,让自己的面孔被看到,并且积极地参与。我还想鼓励所有参与制定减灾计划的人,要把所有群体都考虑进来,不论他们是不是有特殊需求的脆弱群体,在特定的时候,所有人都有需求。”

全球有十亿残疾人口,也就是相当于全球总人口的15%存在着某种形式的残疾。有资料显示,残疾人不成比例地受到高贫困率、社会排斥以及极缺乏公平获得教育、就业、医疗保健、法律和支持体系的机会等问题的影响。因此,在灾害中,残疾人与普通人口相比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统计显示,残疾人在灾害中的死亡率是普通人的两到四倍。

巴巴多斯的参议院议长伊费尔指出,《2005–2015 年兵库行动框架》是指导这十年国际减灾努力的纲领性文件,但像许多国际发展框架一样,《兵库框架》并没有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

伊费尔:“当千年发展目标从2000年开始执行的时候,没有包括残疾人。人们说这并不是有意的,我们并没有被故意排除在外,但是由于我们常常被遗忘,我们需要更加直截了当地表达观点,因此让我们参与制定2015年以后的减灾议程非常重要。这一议程需要在地方得到执行。有时我们制定这些庞大的条约和雄心勃勃的计划,但是它们影响不到地方普通人的生活。我们们需要增强有关残疾人的意识,我们需要那些能够贯穿下来、触及每一个人的项目。而且让残疾人感受到他们的需求得到了考虑还不够,残疾人也必须意识到他们也应当发挥作用,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作用,要让他们在社会的所有层面得到代表。”

这次有关残疾人与减灾问题的公共论坛由《残疾人权利公约》秘书处与日本外交部、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世界银行等机构共同主办。论坛产生的建议将提交减灾大会,以便融入到大会即将制定的2015年后全球减灾新框架当中。

黄莉玲,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

Photo Credit
联合国图片/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