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大屠杀受害者国际日:以色列总统里夫林在联大讲坛誓言“永远不允许再次发生”(5:46)

缅怀大屠杀受害者国际日:以色列总统里夫林在联大讲坛誓言“永远不允许再次发生”(5:46)

下载

1月27日是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暨“缅怀大屠杀受害者国际日”。以色列总统里夫林(Reuven Rivlin)为此专程赶到纽约参加一系列纪念活动。28日,他来到联大会堂,用希伯来文向各联大会员国动情地发表了演讲,誓言“永远不让大屠杀事件再次发生”。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李茂奇的报道。

(小提琴曲《永远不再发生》)

28日,联大会堂笼罩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之中。来自联合国各会员国的代表聚集一堂参加“缅怀大屠杀受害者国际日”的纪念活动。大屠杀幸存者的第三代后人、格莱美奖获得者、小提琴演奏家美里·本-阿里(Miri Ben-Ari)在现场演奏了悲怆的小提琴曲《永远不再发生》。

由于今年是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纪念日,以色列政府对于在联合国举行的“缅怀大屠杀受害者国际日”纪念活动格外重视,特别安排总统里夫林前来纽约出席一系列的活动。28日,在潘基文秘书长发表致辞之后,里夫林在联大会堂举行的“缅怀大屠杀受害者国际日”特别活动上发表了讲话。

里夫林:“在欧洲的死亡深谷之中,犹太人民成为了一场有条不紊、残酷的、变态和杀人如麻的灭绝行动的受害者。整整600万人,相当于以色列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其中大约150万人是儿童惨遭杀害。他们被肆意屠杀,被窒息而死,被毒气熏死,被活埋,被烧死,被成批集体杀害,死于饥饿、缺水、疾病和其它惨绝人寰的方式。这是迄今为止在人类历史上所犯下的最可怕的罪行。”

里夫林表示,历史上的任何暴行在恶毒程度、规模和广度上与对犹太人进行的大屠杀相比都显得相形见绌。但对一个国家和群体的屠杀并不是纳粹德国的首创,也没有因为奥斯维辛集中营得到解放而从此消亡。他表示,早在1915年亚美尼亚人遭到屠杀时,犹太人中的有识之士就在问:“下一个会是谁?”

里夫林:“耶路撒冷的居民,我们父母和我家庭的成员,看到亚美尼亚难民成千上万地抵达,这些可怜的灾难幸存者饱受饥饿的煎熬。在耶路撒冷,他们找到了栖身之处,他们的后代一直在那里生活至今。当时有两个问题萦绕在人们的耳际:谁会是下一个?我们这些犹太人是否应该为别人的悲剧而痛心疾首?第一个问题历史已经做了回答。在此20年后,犹太人成了下一个受害者。我们,犹太人民的成员成为了下一个受难者。”

里夫林指出,当今在原教旨主义毒蛇探出它丑陋的头颅时,我们必须牢记邪恶并不是哪一个特定宗教的财产,正像它不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属性一样。这种邪恶的本质是试图区分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不同并加以歧视,这其实就是善与恶、人性与黑暗的标志。里夫林表示,他自己的身世和经历告诉他:那些将伊斯兰教、犹太教或基督教作为世界敌人的人是错误的,他们的谬误经常在误导他人。

里夫林:“我的父亲曾将毕生的精力用于将《古兰经》翻译成希伯来文。他相信对话的重要性和《古兰经》对于亚伯拉罕的子孙们在文化层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作为父亲的儿子,我也相信这样的信条:无论是西方还是基督教徒或是犹太人都没有将伊斯兰视为敌人。现在在伊斯兰巨大的羽翼之下即包括迫害和恐怖主义的受害者,也有时被袭击者用来当作旗帜……我们的义务和责任是对袭击者予以毫不留情的打击,但与此同时保护那些受害者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里夫林表示,联合国这一组织所代表的国际社会肩负着为种族灭绝设定一条红线的义务,并应取得共识:一旦有谁跨过这一红线,联合国就应必须介入予以干涉。

里夫林:“愿大屠杀受害者、被迫害与被折磨的人所经受的苦难永远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希望他们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慰,灵魂得到永生。”

李茂奇,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

Photo Credit
联合国图片/Evan Schne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