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增强飞行安全——国际民航组织将推行飞机每15分钟报告飞行位置制度(6:20)

增强飞行安全——国际民航组织将推行飞机每15分钟报告飞行位置制度(6:20)

下载

去年3月发生在印度洋水域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370航班神秘失踪导致机上两百多名乘客和机组人员踏上了一条不归之途。为了汲取这一空难事故在失事时间和地点追踪方面存在巨大漏洞的教训,国际民航组织一直在研究改进方案。1月7日,该组织宣布将着力推动航空业实施民航飞机至少每隔15分钟向飞行控制中心通报飞行位置的新规定。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李茂奇的报道。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370号班机在从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中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途中神秘失踪,机上载有239人,当中大部份乘客为中国公民。截至2015年1月,仍然没有发现任何残骸或任何有关该客机的确切讯息,而该班客机从技术角度而言至今仍处于下落不明状态。

370号班机失踪事件导致全球整个民用航空业就如何确保空中管制机构掌握一架飞机飞行的最终确切航线和位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研究。国际民航组织操作安全部门负责人约翰·依尔森(John Illson)在接受联合国电台采访时表示,马来西亚航空公司370号航班失踪事件是该组织新出台建议的主要催化剂。

依尔森“提议是为了确保在雷达等空中监测系统无法覆盖的海洋上空飞行的飞机至少应该以每15分钟的间隔向基地指挥中心禀报他们的飞行位置。如果提议得到采纳,目前飞机向指挥中心定时发送有关飞行位置信息的频率将会大大得到提高。”

国际民航组织是联合国属下专门责管理和发展国际民航事务的机构,其职责包括:发展航空导航的规则和技术;预测和规划国际航空运输的发展以保证航空安全和有序发展。国际民航组织是国际范围内制定各种航空标准以及程序的机构,以保证各地民航运作的一致性。该组织还负责制定航空事故调查规范,这些规范被所有国际民航组织的成员国的民航管理机构所遵守。

依尔森表示,国际民航组织针对马拉西亚航空公司370号航班得出的经验教训而提出的改进建议包括近期和长期的行动方案。相隔15分钟必须发送飞行位置信息是近期可以加以实施的步骤。

依尔森:“从长期角度来看,我们在考虑针对飞机上的设备和系统的其它部分做出改变,但目前国际民航组织所提建议并不要求在设备上进行改变,因此可以快速实施。国际民航组织所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的方法。我们知道目前在航空雷达无法覆盖区域飞行的飞机已经在按照一定的程序定时向空中交通控制中心发送有关飞行位置的信息。国际民航组织新的提议要求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报告的次数和频率。以马来西亚航班遇难事故为例,如果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有关飞行位置的数据和信息,一旦发生意外,我们就可以对可能发生的情形进行模拟并做出更加快速和有效的反应。”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370航班飞机失踪后,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组成了一个工作组就“失联”问题进行研究,并保证在国际民航组织制定新的追踪标准的同时,主动地改善跟踪程序。去年12月,工作组提出了在12个月内开始实施飞机至少每隔15分钟汇报“踪迹”的建议,但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认为建议所确立的最后期限有些不太实际。依尔森表示,国际民航组织希望该组织会员国最终能够就新的标准达成共识。

依尔森:“需要履行的程序是:在蒙特利尔的国际民航组织秘书处负责制定提议,然后在一月份正式将其提交给空中航行委员会。在二月的第一个星期,即将在蒙特利尔举行的高级别航空安全会议将对此进行深入的讨论。如果进展顺利,在此之后会员国将就此进行磋商。最后航空委员会将对此进行最终评审,并考虑将其提交给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进行批准。如果我们得到指示推进这一工作,所有程序将会在经过压缩的时间段内得以履行。提议有可能会在今年生效,具体实施日期或是说成为强制性规定的日期还需要得到讨论,因为会员国需要时间来确定制定规则的时间框架。”

依尔森表示,许多航空公司已在采用卫星来对他们的飞机进行追踪。而大多数进行长途飞行的飞机事实上已具备可以传输飞机位置的系统。因此,新的规定对于许多航空公司在成本上影响不大。

依尔森:“这一建议涉及的是航空公司和航空控制系统内的一个技术性问题。当然任何的改变都会产生开销,至于这一改变会对一张机票或是一名乘客而言倒底产生多大影响还有待研究。我们认为乘客方面增加的成本将会微乎其微,因为所涉及的系统已经存在,相关设备和技术已装置在飞机之内,所需要的只是将设备和技术的使用加以扩展。因此对于广大的航空旅行者而言,所出现的变化是他们又增加了一层安全保障。”

李茂奇,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

Photo Credit
国际民航组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