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专家警告执法中两个滥用武力的风险因素:使用武装无人飞机和低致命武器(7:10)

人权专家警告执法中两个滥用武力的风险因素:使用武装无人飞机和低致命武器(7:10)

下载

联合国法外处决、即审即决或任意处决问题特别报告员克里斯托夫•海恩斯(Christof Heyns)10月下旬向联大负责社会、人道主义和文化事务的第三委员会进行了年度工作汇报。他在会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他在今年的报告中着重关注执法人员使用武力的问题,尤其是其中两个令人关注的现象:警察越来越多地在向军队“学习”, 使用武装无人飞机执行任务;同时,在执法过程中,催泪瓦斯、橡皮子弹、噪音器等“低致命武器”被滥用的风险很大。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黄莉玲的报道。

2002年11月3日,也门报告了第一起不属于传统武装冲突范畴的武装无人飞机攻击事件。  自那时起至2014年2月,据估计仅在巴基斯坦、也门和索马里,便至少有2835人死于武装无人飞机的攻击。

联合国法外处决、即审即决或任意处决问题特别报告员克里斯托夫•海恩斯一直非常关注在武装冲突中使用武装无人飞机的问题,他在今年向联大提交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了警察等执法人员使用武装无人飞机的现象。

海恩斯: “在武装冲突的情况下,武装无人飞机产生了很多问题,尽管这种武器在我眼中并非是不合法的,但是它们的性质、它们的使用方法造成了很多问题。如果在这些飞机上再装上自主武器,也就是说不再需要遥控了,不再像武装无人飞机那样还有一个人坐在电脑后面遥控、对攻击目标按下按钮,在这种自主武器系统中,不但没有人在飞机上,背后也没有人在操控,而是由计算机决定打击什么样的目标、用多大的武力。现在武装无人飞机技术对于执法部门来说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也就是说对在国内执法的警察有着越来越强的吸引力,这一趋势令人担忧。”

世界各地的执法人员在保护社会免受暴力侵害、维护正义和保障人民权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执法时常常置身于艰苦而危险的环境,有些情况下若不使用武力便难以履行职能。伴随权力而来的,自然是责任。赋予警察的广泛权力在任何社会中都很容易遭到滥用。

海恩斯的报告显示,全世界每25起暴力致死事件中,就有1起可能由警察导致,有些情况下是依法所为,但其他情况下并非如此。据估计,2011年全球有2万1000人死于执法人员之手。海恩斯对警察使用武装无人飞机可能造成的伤亡表示担忧。

海恩斯: “为武装冲突环境中生产武装无人飞机的制造商同样也向国内警察提供武装无人飞机。在有的国家,军队有时会被当作执法官员被部署,他们会将这些武器带到执法行动中。再看一看互联网、看一看军火交易会,你会发现有越来越多的武装无人飞机可供选择。有一些可供执法人员使用的直升飞机就具有使用武力的能力。有些直升飞机在制造和推销过程中都被标榜为专门设计来针对抗议示威的。这些武装无人飞机在抗议示威人群的头顶上盘旋,由警官在远处遥控,但他们不会遭受危害,而且这种直升飞机还可以用作一个武器平台,装上催泪瓦斯、橡皮子弹、手枪、步枪等。”

根据国际法,警察使用武力有一些必要条件,包括要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合法的目的、必要性、使用武力是为了预防或防备、使用武力在程度上的相称性、不歧视等。海恩斯指出,在警察使用武装无人飞机的过程中,这些原则很难得到保障。

海恩斯: “使用武力方式上的非人性化带来了一些问题:由于没有人在现场,一切都是遥控,什么都是有机器来做决定,这对保障生命权、身体安全权等人权带来了挑战。机器真的能够做出这些决定吗?特别是在警察执法的背景下,须要适用人权法,要求在使用暴力时采取渐进或渐退的方式,而且你不能够被允许使用超过当时的情况所需要的恰当程度的武力。但是如果你不在现场,你怎么判断到底使用多大程度的武力呢?同时这还存在一个尊严的问题,武装无人飞机对于警察来说当然具有吸引力,因为他们远离了危害,但是进行抗议示威的那些人会觉得自己像被飞机驱赶的牛群,警察都不跟他们接触。如果发生有人跌倒、进而出现踩踏的情况,如果有警察在现场,他们有责任停止行动,但是在使用武装无人飞机的情况下怎样预防这种情况呢?”

近几十年来,执法工作中的另一个重要动态是可供使用的各种“低致命武器”越来越多。多种“低致命武器”,包括化学、钝挫伤、电击、声波武器和定向能武器的生产和销售已经成为一种真正的产业,而且还在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报告员海恩斯指出,“低致命武器”的使用可以对使用火器加以更多限制,但问题在于“低致命武器”在某些情况下实能致命,还能造成重伤。

海恩斯: “对于低致命武器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所谓的低致命性,它们也是会致命的,而且这些武器容易被滥用。比如催泪瓦斯,如果过度使用、在封闭的环境里使用、或者当人们遭受催泪瓦斯弹的攻击而试图逃出一个房间时,他们都有可能会受伤或者是死亡。因此在使用低致命武器方面也必须格外小心,不要形成习惯思维,认为它是低致命性的就可以任意使用。”

黄莉玲,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

Photo Credit
联合国图片/Yubi Hoff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