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南苏丹的联合国中国籍维和警官——朱海平(7:48)

战斗在南苏丹的联合国中国籍维和警官——朱海平(7:48)

下载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成为全世界最年轻的国家。安理会在2011年7月8日通过决议设立联合国南苏丹共和国特派团。在派驻当地的1万多名维和人员中,有一名战斗在南苏丹北部瓦拉普州的中国籍维和警官的身影——他就是来自中国广东省公安系统的朱海平。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李茂奇在“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之际根据对他所进行的电话采访所撰写的专题报道。

(朱海平电话录音)

5月27日,在“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的前夕,我拨通了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负责瓦拉普州警务事务的高级顾问朱海平的电话。接电话时,朱海平正在南苏丹第二大城市瓦乌(Wau)出差执行公务。由于瓦乌是重要城市,所以手机信号的联通非常顺畅。

朱海平:“这边的信号比较好,刚好在瓦乌,这边他们可能有基站,所以信号效果好。”

朱海平在2013年初经过中国公安部的选拨、推荐以及联合国的面试考核被正式聘用为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的高级警务顾问。受到征聘时,他在广州市公安局警察训练部工作,但在此之前,他曾有过两次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经历。第一次是在2005年4月赴海地参加联合国维和防暴队,担任行动官和值勤官,在为期8个月的维和任务中,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带领队员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2007年6月,受中国公安部的指派,他又前往苏丹再次执行维和任务。经过自己的努力和由于其较强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他被留在联合国苏丹维和特派团总部的联合分析中心工作,负责起草任务区每日和每周向联合国纽约总部提交的工作报告。在这两次维和任务中,朱海平两次荣获联合国和平勋章,一次荣获警察成就奖。 由于朱海平的维和经历和以前两次都出色完成任务,2012年10月份,他再次受到中国公安部国际合作局维和处的征召,举荐应聘联合国南苏丹维和特派团的高级警务顾问一职。这次朱海平又不负众望,在面试有9名竞争者的情况下,顺利地拿到了这一职位。

朱海平:“  我5月3日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出发。然后一路到意大利的布林迪西接受了一个星期的培训,然后到乌干达的恩德培办理入境手续,抵达南苏丹首府朱巴后参加了一个培训,在警察总监的引见下,见了各个方面的有关人员和秘书长南苏丹特别代表(SRSG)。5月26日,我正式到了瓦拉普州(Warrap State)的州府科瓦乔克(Kuajoik)。”

南苏丹共有10州。作为联合国向瓦拉普州派遣的高级警务顾问,朱海平需要同州警察局长和其高级管理层密切合作,他们定期举行会议,就州警察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长远的规划发展进行讨论。他还经常下到基层警察局或派出所进行调研,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朱海平表示,由于南苏丹是一个刚刚独立的贫穷国家,其机构建设存在很多艰巨的挑战。

朱海平:“南苏丹是从苏丹分割来的。南部苏丹和苏丹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战争。后来签署了《全面和平协议》(Comprehensive Peace Agreement)。到了2011年开展公投,形成独立。实际上它的警察的来源绝大多数都是以前部队的士兵和军官,他们是没有任何警务经历的。像这样的一些队伍,把它由以前的士兵、战士变为执法的警察,这一队伍的建设可以说是任重道远。在业务发展方面,我们开展培训,刑侦的培训,社区警务的培训,电脑的培训,管理的培训以及弱势群体,包括人权意识的培训。另外,我们派出人员到警局去,指导他们开展工作。还有南苏丹的警察未来的发展方向,它的路线图,作为一个州的警察顾问,我必须要考虑它将来的警务模式和警务结构。”

南苏丹是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在那里担任维和警察将要面临艰苦的生活条件和诸多安全风险,去年12月中旬开始的内战更加剧了这些风险,近期还爆发了霍乱。此外,对联合国存有猜忌的南苏丹民众有时也会变得不那么友善。朱海平回忆起了自己刚刚来到南苏丹执行任务时的情景。

朱海平:“瓦拉普州是最穷的一个州。很多东西你根本买都买不到,只能一回国就带。另外平常经常停水、停电。当时到的时候住的是帐篷,雨季到了以后,帐篷全被摧毁了。后来中国工兵把营地盖起来,三个人挤在一个集装箱里住,这样的生活条件实在是比较艰苦。现在条件在慢慢改善。现在像我一个人有一个单间,也是集装箱,有一个洗手间,生活上的水现在有了净化水, 当时我们没有净化水,一个是要在街上买水,二是要到80公里以外、开车需要三个小时的瓦乌联合国的营区去取饮用水,现在我这边的水能够进行处理了,也可以在街上买到瓶装水,粮食和蔬菜稍微困难一点,但是能够应付。”

朱海平表示,尽管在南苏丹的生活艰苦,但纽约联合国总部维和部、中国公安部、驻地维和部队、特别是中国派驻南苏丹的维和部队以及远在家乡的亲人都给予了他和其他维和人员强大的支持。他表示,有了这些支持,生活再苦再累,也都能应对。

朱海平:“出来工作确实很不容易,一方面有一定的成就感,再有就是确实要感谢家里亲人的支持。如果说没有他们的支持,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工作,确实压力很大。有了家里的支持,就能够放下心来工作。另一方面,咱们国家和政府对咱们的支持也相当大。在这边咱们的维和警察都有防弹衣和防弹头盔,有卫星电话,对于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保障,对此确实感受很深,一个是感谢家里的支持,也感谢祖国,感觉到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在支撑。”

李茂奇,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

Photo Credit